大咖相聚: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华语纪录电影“有为”更“有味”!

立足本土,有为面向国际,大咖代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相聚新华语纪录电影“有为”更“有味”!讲好17日上午,国故第二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活动举行,事华以“文明互鉴 共谋合作——如何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语纪影更有味邀请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录电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有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美总站原负责人江和平,大咖代中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相聚新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钱纳,讲好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新媒体事业部主任、国故纪录片导演刘帼轶,事华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语纪影更有味原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傅红星,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中国台湾著名导演徐小明等嘉宾精彩开讲,分享真知灼见。

活动现场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剪辑协会会长周新霞的剪辑作品曾获国内外各大专业奖项,代表作有《大阅兵》《荆轲刺秦王》《血色清晨》等。她分享道,纪录电影应该是用镜头去进行表达,用镜头和镜头之间的碰撞去完成它的意义。周新霞以自己参与剪辑的纪录电影《落叶生根》为例,讲述了剪辑艺术在纪录电影创作中的重要性,“我跟导演聊了很久,了解导演想要表达的东西之后,我就细心翻找那些故事素材,终于找到了一段合适的表达内容,从而找到它的结构。”周新霞特意在现场为观众播放了《落叶生根》部分片段,在剪辑过程中她提出:“影片里坚决不用旁白、不用解说,就用我们的镜头、用所捕捉来的生活去构建这个故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剪辑协会会长周新霞

在她看来,做纪录电影比做故事片要难,“故事片有剧本可以编排,但是纪录片不可以,这考验创作者在繁杂的现实里如何发掘出它的主题,同时怎么打造结构,这是非常有意思的。”

江和平曾在央视体育频道工作十余年,后又负责央视外语频道CGTN工作。从一开始配合冬季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报道制作《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国冰雪记忆》《冰雪绽放》等大型系列纪录片,再到与外部专业人员共同制作全网总浏览量过30亿的新疆反恐纪录片和其他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江和平对于纪录片有着深刻的感悟。“纪录片的题材宽泛,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度和敏感度,往往决定了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江和平说。他也提出,要注重讲好全球性事件中的中国故事、时代大背景下的中国故事,特别是注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讲好中国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美总站原负责人江和平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新媒体事业部主任、纪录片导演刘帼轶的分享主题是“履行制片人职责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她认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纪录片的共同价值之一,作为中国纪录电影人应当担负起使命,用国际化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交流互鉴要从纪录片同仁开始,我们做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纪录电影的同仁,应当多多交流,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刘帼轶说。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新媒体事业部主任、纪录片导演刘帼轶

作为“学院派”,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认为,文化就是讲故事,中国和西方在纪录片上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如何“化生活为诗”。“过去我们太过于追求绝对的写实了,但是只有写实和写意相融合才能展现中国纪录片的真实魅力。”孙承健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孙承健

徐小明从1998年参与制作纪录片《侯孝贤画像》开始,就跨足海峡两岸电影制作,曾监制《十七岁单车》《蓝色大门》《云霄之上》等电影与纪录片。他认为,如何快速实现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故事内核要有让人共情的价值和情感。在他看来,纪录电影保留了最本体的东西,既有客观的真实,也有主观的真实,可以记录拍摄对象最动情的瞬间,“这个视觉资产留下来,让我们后来的年轻人能够穿越到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代。”

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院长、中国台湾著名导演徐小明

《镜头里的中国》《柴米油盐之上》《我们诞生在中国》……魏克然及其团队在这20多年间内,制作了多部中外合拍纪录片,作品先后获得亚洲电视大奖、纽约国际电影节大奖等荣誉。魏克然介绍说,其与团队拍摄的纪录片都是在与中方伙伴密切合作中产出的。“采用真实的情感叙事和国际化的制作手法,讲述具有吸引力的中国时代故事,我们管这种模式叫做‘中国故事,世界分享’。”

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区总编辑魏克然·钱纳

既“国际”又“本土”,魏克然形象地比喻说,这就像是优秀的咖啡师,“我们各自从合作伙伴那里得到优质的咖啡豆,进行烘焙、研磨、烹煮,最终是为了尝到一杯香浓的咖啡。”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出海”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傅红星结合自身拍摄重大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丰富经验,以“从外宣传”到“国际传播”讲述了中国纪录影响的历史演进。在他看来,关键还是在于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的时代故事,把握住国际观众的同理心,从而让语言、文化不通的观众也能达到情感共鸣,应该是华语纪录电影“破圈”“出海”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