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明明有通讯员,记者为何还要亲自去?

  广东暴雨救灾,救援南方日报、队明南方+记者吴扬、通讯叶志强、员记范永敬、何还郑新洽弃车徒步赶往“孤岛”,亲自去变为沿途救援队口中“非得往前进的救援记者”。

  记者和救援队同行,队明一路都是通讯故事。泥泞凶险,员记明明救援队有通讯员,何还记者为什么一定要亲自走?

  因持续强降雨,亲自去广东韶关武江区江湾镇出现洪涝灾情,救援道路受阻、队明通讯中断、通讯供电中断,多处出现山体滑坡、房屋倒塌。

  救援人员迅速赶往“孤镇”江湾,争分夺秒抢通“生命通道”。

  为即时报道相关情况,我们一行迅速动身出发,跟随救援队伍徒步24公里进入江湾镇镇区。这一路走得不容易,但也正是这一路的见闻,让我们更加深入体会到了救援者们的决心。

  (一)

  4月20日,韶关的雨越来越大了。

  当天下午,我们收到江湾镇发生山洪的消息,现场传出来的图片令人揪心。我们想要前往灾区采访,可是通往江湾镇的道路还泡在洪水里。

  第二天,雨势小了,水退了一些,我们迅速向江湾镇赶去,一路上蹚过多处及腰深的水浸,终于在龙归镇的多田村,车辆再也无法继续通行了。

  路不通,但现场前来支援的力量却是一波又一波翻山越岭向山里去,解放军、武警官兵、抢险队伍不断深入,他们有的携带重型装备打通塌方,但更多的是徒步前行。

  救援队伍向山里走,咱们记者怎么办?商议之下,我们四人决定弃车,徒步走上了泥泞湿滑的盘山公路。

  (二)

  不少在外地的村民心急如焚,想要确认家人的安危。在路上,我们遇到了江湾镇的村民刘姐,她得知妹妹还在镇里后,便准备徒步穿越24公里的山路。我们出于采访需求和安全考虑,决定与她同行。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路上的艰难和危险仍超出我们的想象。土壤的含水量很高,沿途仍然有小型滑坡发生。

路面泥水已没过脚面,寸步难行。

路面泥水已没过脚面,寸步难行。

  这一路,十几公分厚的湿软泥土,让人很难下脚。沿着轮胎印走是最稳妥的选择,重型机械进场留下的“痕迹”为步行者提供了便利。多少次,我们的鞋子陷在泥水里拔不出来,有同事被碎石和叶子划伤,同行的记者还不慎跌入水坑,幸好有路过的武警及时将他拉起……

记者与村民一同沿着路面轮胎印行走。

记者与村民一同沿着路面轮胎印行走。

浑身泥泞的记者。

浑身泥泞的记者。

  这24公里,平日里开车只需半个钟,而我们从下午3点,一直走到晚上9点,才抵达江湾镇。

  当晚,由于最后4公里道路还没打通,我们就跟着村民连滚带爬、手脚并用前行。这一路经过无数塌方点,泥沙没过小腿,倒下的树木枝丫划破同事的手脚,流血了也没地方清洗。天黑后,我们走得更艰难,还好碰上一队进镇的武警官兵,他们沿途带我们穿过独木桥和水坑,最终得以成功抵达镇区。

天黑后,武警官兵带领记者一同进镇。

天黑后,武警官兵带领记者一同进镇。

  这一路,绝不是孤单的一路。所见所闻,真正让我们在一线感受到了救援队伍的艰辛。一路上,我们遇到了很多支救援力量,也搭上了两趟“顺风车”:应急队伍的“长城炮”,还有某陆军集团军的重型挖机。救灾路上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在这里各方前来救援的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强大合流,越往后走,队伍越大,这就是中国救援力量的现场。

记者搭上救援部队的“顺风车”。

记者搭上救援部队的“顺风车”。

  (三)

  若非亲身经历,我们不敢相信在如此严重的滑坡和泥石流下,清障力量在短时间内已抢出了一条“路”。这也让我们更加好奇,前一天的深夜,最先抵达现场的救援力量是如何进去的?又是如何抢通道路的?想到这,我们肃然起敬,决定以这条路为线索,边走边采访。徒步数小时,夜间走山路,我们心里也很害怕,但想想那些第一批进去的战士们,这行程已不足一提。

  S520公路绕山而建,龙归水在左侧奔涌,右侧随处可见山体滑坡。吸饱雨水的土壤,裹挟着树木倾泻而下,掩埋了公路。翠绿的山体上,如同撕开一道黄色的“口子”。

山体裂开黄色的“口子”。

山体裂开黄色的“口子”。

  靠河一侧公路有的被冲毁,内部的钢筋暴露在外。“你们还往前走吗?前面有的道路好像都空心了。”一位官兵善意提醒,让我们的担忧更深。可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没有回头路可言。

救援部队清理被冲毁的道路。

救援部队清理被冲毁的道路。

  18时30分,在寺前桥附近,我们见到了救援大部队。这是车辆能够推进的最前沿,距离受灾中心还有数公里。韶关市市长陈志清和武江区委书记张广晖也在场,他们也是手脚并用、翻山越岭过来的。

  看见他们满手伤痕,我们很心疼。

韶关市市长陈志清满是伤痕的双手。

韶关市市长陈志清满是伤痕的双手。

  一路过来,我们和多股救援力量同行,大家都互相看着面熟。我们也成为他们口中那一批“非要往前走的记者”

  为何一定要到最一线?的确,有的救援力量有随行通讯员,他们也能提供些许内容。但,我们不到现场,就不会拿到真正的“一手信息”。报道是在前线“写”出来的,绝不是在后方“拼”出来的。

  关于自身安全问题,我们是第一批进去的记者,但不是第一批进去的力量。在他们的全力清障下,徒步危险性已大大降低。那些不顾自身安危,翻山越岭只为尽快到达灾区一线的救援力量更值得敬佩。

  (四)

  入夜后,山区的气温开始降低,我们身上被淋了泥水,大家的体力都已耗尽,手机也接近没电了。

  为了和后方取得联络,我们其中两人决定折返,回到有信号的地方将稿件传出,而另外两人则继续陪同村民前往镇里。

  我们最终没能回去,因为返回的道路再次发生塌方。所幸,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救灾官兵的临时驻地,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而抵达江湾镇的记者,则在泥泞的安置点裹着硬纸板,度过了难眠的一晚。

  我们跟着救援人员和居民们在安置点过夜,天冷了,被子、饮用水等物资还未抵达,我们通过烤火取暖,当地居民给了我一件外套御寒。旁边一队的25名解放军是20日最先抵达镇上救援的人,他们脱下的灌满泥沙的衣裤,在烤干后变得硬邦邦。

  凌晨时分,通往江湾镇的道路终于抢通,通讯也逐步恢复。当天凌晨,开路的挖机终于抵达镇上,随后一车车物资送了进来。当外界的消息陆续传来,我们才知道,自己是第一批徒步进入江湾镇灾区的记者队伍。

  救援队也有稿件和视频,记者为什么还要冒险深入现场?坐在大后方改写通稿,等待“权威发布”不好吗?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也有几次机会可以折返。但也许是放心不下徒步前往镇里寻亲的村民,也许是看到那些义无反顾奔赴灾区的身影,是他们让我们决定走到最后,也记录到了最后。最终,我们以如何打通这条救援通道为题,发布一线报道《最长的24公里》讲述这条救援路上的步履蹒跚和一往无前。

  记者,就该站在人民旁。

  本文作者:吴扬 叶志强 范永敬 郑新洽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