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红牌危机”的广州队,真的走出困境了吗?

  昨日晚间,红牌危机中国足球新赛季职业联赛准入名单姗姗来迟。度过的广在这份中国足协公布的州队真的走出名单中,广州队名列其中。困境过关了!红牌危机

  一场“生存危机”暂且解除。度过的广广州球迷舒了一口气:历尽千般险阻,州队真的走出广州队活下来了。困境

  无论如何,红牌危机广州队还是度过的广被很多人爱着,即便它已经没有往昔那么强大,州队真的走出但这支球队却是困境大家的回忆、是红牌危机老友、是度过的广那段共同走过的岁月……

  但未来如何活下去?不能光靠他人给予的善意和让步。面对依然布满荆棘的州队真的走出前路,广州的探索与努力,如若成功,或将成为中国职业俱乐部自我造血的可行性路径。

  过去,触发的一场“红牌危机”

  每年底的联赛准入,都是一部分足球俱乐部绕不过的一道坎。

  想要获得准入资格,对俱乐部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欠薪问题。这个时候,俱乐部需要向中国足协提供相关材料,保证无历史欠薪。

  广州队在过去狂飙突进的年代里所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薪,一直是个沉重的包袱。据悉,球队和部分球员、前主帅卡纳瓦罗之间存在的欠薪债务约三四千万元——如果无法通过准入,必然将面临解散的命运。

  未能登上首批清欠名单,本在大部分人的预料之中。后来,俱乐部与卡纳瓦罗达成分期解决债务协议——总共100万欧的欠款,卡纳瓦罗同意俱乐部首期仅需打款20万元人民币。

2021年7月27日,时任广州队主教练卡纳瓦罗(右二)在场边指导球员。图源:新华社

2021年7月27日,时任广州队主教练卡纳瓦罗(右二)在场边指导球员。图源:新华社

  1月17日,广州队如期出现在第二批清欠名单上。

  然而,事情开始朝着另一方向发展。很快,上海的张冰律师称自己持有广州队并未完成欠薪支付的证据,将向中国足协发起举报。但球迷此时还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两天后的1月19日是清欠名单公示的最后一天。当南方+记者向俱乐部工作人员询问情况时,得到了一个相当意外的消息——

  “过不了了,我们要解散了,没了。基本上没希望了,心痛。”

  原来,在中国足协发布第二批清欠名单之后,很多原广州队球员、教练立即发起了投诉,投诉一共有十多起。其中,张冰律师代理的陈姓球员要求一次性结清140万元的欠薪。

  “这些都是历史欠薪,能解决早就解决了。拖了这么久,就是因为无能为力”,当时,一名俱乐部高层告诉南方+记者。

  “广州队危在旦夕,还有最后不到12个小时。”社交网络上,中超八冠王广州队或将解散的消息,引发海啸般关注。

  此后数天,俱乐部的员工、管理层和球迷、昔日的功勋球员以及其他很多人一起,为了守护广州队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此刻,不顾一切地“双向拯救”

  当务之急,是自救。

  随后而来的周末,俱乐部在抖音直播间进行了5场直播带货。

  这个平时只有几十人在线的直播间,开播一瞬间就涌入了将近6000人,这是任何一家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都难以达到的数字。

  屏幕下方,观众不断刷屏,“不要讲解了,直接上链接!”“不要优惠,就卖原价!”“广州队,一定要活下去!”

广州队直播间截图

广州队直播间截图

  直播间里不仅有广州球迷,还有“因为淋过雨,所以想送伞”的陕西球迷,以及全国各地的球迷。前来直播间助播的本地资深评述员张达斌甚至被逼无奈,只能说起蹩脚的普通话,来和这些听不懂粤语的外地球迷沟通。

  球迷们热情下单,远远超出了俱乐部工作人员的预想,连球迷会提供的围巾、手机壳也都卖光了,直播间一度卖无可卖。第二天,俱乐部不得不紧急协调了赞助商货品。

  “我真的很感动,感受到了球迷们不顾一切拯救爱着的球队的那种心情”,俱乐部商务负责人小魏说。

  与球员的沟通,则是一场拉锯战。

  在此期间,负责谈判的员工自述心情犹如过山车。1月21日上午,是谈判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球员个个都不肯让步,大家都快放弃了。当时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发退货、退钱的公告了。”俱乐部相关人士告诉南方+记者。

  俱乐部董事长刘倩和多位球迷协会的负责人座谈时,说着说着流泪了。办公室哭成了一片,俱乐部“活下来”的希望,似乎非常渺茫。

  结果峰回路转,当天下午又现转机,所有人决定擦干眼泪,最后一搏。

  其实,大部分球员如廖力生其实只是希望俱乐部有个沟通的态度,有个付款的计划。“这是我效力了多年的俱乐部,我怎么会希望俱乐部‘死’呢?”廖力生在与部分媒体私下沟通时表示。

  而对于难以沟通的球员,俱乐部找中间人说合,求助足协领导,但都遭到拒绝。到后来,看到俱乐部到了连奖杯都拿出来出租的地步,很多功勋球员纷纷站出来帮助寻找解决路径……

  最终的最终,双方终于达成了那份救命的协议。

  未来,如何好好“活下去”?

  1月29日晚间,足协发布准入名单后,广州队发布了一张海报和一封感谢信。

  海报上作揖的手背后,背景是表达出善意的广州各大球迷组织、兄弟俱乐部、赞助商,还有那些对自己权益做出让步的昔日球员。

  俱乐部在感谢信中表示,“向曾经共事的部分教练员和球员深表歉意,感谢他们对广州队的热爱和体谅。”资深媒体人丰臻评论:“广州队还活着,是俱乐部、被欠薪球员、球迷共同付出的结果。”

  活下来了,但未来如何活下去?不能光靠他人给予的善意和让步。

  已解散的深足俱乐部高层说:“就算活下来,今年的广州队,无非就是去年的深圳队而已。”这句话略显刻薄,但并非全无道理。

  留给广州队要解决的事情还很多,俱乐部运营的压力还很大——

  球迷的力挺与暂时的流量,能否换来赞助商的支持,成为真金白银的收入?

  俱乐部能否制定出合理的还款计划,让球员安心,让每年一度的“准入惊魂”不再发生?

  在新赛季中甲联赛“三外援”新政之下,广州队是否跟进引援?

  如果不能引进外援,如何保证球队的竞争力足以完成保级?

  毕竟所有人所希望的,并不只是广州队今年活下来,而是未来的每一年,球队都能在。

  其实,俱乐部对此也非常清楚。目前,俱乐部正积极地接洽新赛季的冠名商和胸前广告。番禺基地也在进行积极运营,承接一些各级足协举办的教练培训班以及其他球队的冬训等项目,以前的老对手上海海港最近正在广州队的基地训练。当然,俱乐部的直播间还会继续开启带货,争取丰富品类,上架更多球迷常用的商品……

  在黑龙江冰城俱乐部投资人李镇伯看来,像广州队这样拥有市场号召力的球队,完全有能力好好活下去,因为这代表了中国职业俱乐部自我造血的未来发展方向。

  准入落地后,俱乐部董事长刘倩在她的朋友圈里,转发了Beyond的那首《海阔天空》。

  这首歌最初与广州队发生最深牵绊的那一晚,是2013年11月9日亚冠决赛夺冠的那一天。看台上五万身穿红衫的球迷点亮手机的闪光灯,连成一片星海——

  “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撰文】话题研究员 朱小龙 魏伯航

  【摄影】姚志豪(除署名外)

  【策划】李强 纪蓓 陈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