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好茶”下了“十足工夫”

1.jpg

近年来,潮州深挖茶文化、下足工做强茶产业、一杯好茶打造茶品牌,下足工展现凤凰单丛茶独特魅力。一杯好茶 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潮州凤凰单丛,被誉为“茶中香水”,一杯好茶以香型众多、下足工韵味独特而闻名。一杯好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在品尝凤凰单丛茶后曾留下经典评价:“喝凤凰单丛,下足工第一杯一见钟情,一杯好茶第二杯念念不忘,下足工第三杯不离不弃。一杯好茶”

  茶为国饮,饮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一杯好茶历史。过去民间称“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开门七件事,文人雅士又好“琴棋书画诗酒茶”,无论是口腹之欲还是精神之需,中国人始终离不开这一个“茶”字。近年来,潮州为了“一杯好茶”,下了“十足工夫”,深挖茶文化、做强茶产业、打造茶品牌,用心用情塑造了凤凰单丛茶令人一见钟情、念念不忘、不离不弃的独特魅力。

  坚持文化赋魂 深挖茶文化

  潮州是中国乌龙茶之乡,茶文化历史悠久,是工夫茶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潮州市金山南麓,至今仍残留着一处宋代摩崖石刻,刻有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知州王汉的《金城山诗》,其中有“茶灶香龛平”字样的诗句。

  近年来,潮州依托起源于唐、兴盛于宋的千年工夫茶文化,以及1.5万株百年以上古茶树这一稀缺资源,不断加强对茶文化系统研究,搜集整理潮州工夫茶文化、潮汕茶人故事、人文风采、单丛茶历史文化等系列文化素材,把“凤凰单丛茶”和“潮州工夫茶”打造成为潮州重要的文化符号和靓丽名片。潮州还组织凤凰单丛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功推动“潮州工夫茶艺”作为唯一一个“茶艺”代表性项目列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参与联合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并成功列入名录,向世界展示了潮州文化这一中华文化重要支脉的魅力。

  前不久,中法两国元首在广州松园进行非正式会晤。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幸被用于会面现场接待外宾,见证了中法两国友好交流、合作,在潮州茶历史上又增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坚持三产融合 做强茶产业

  凤凰单丛茶之所以让众多茶客一见钟情,与其独特的山韵密不可分。凤凰单丛茶独特山韵形成,包括优越的生态条件、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以及精湛的采制工艺。

  凤凰单丛茶的主产区是凤凰山脉,这里常年雾气萦绕、雨量充沛,加之凤凰山花岗岩矿物质含量众多,微量元素和化合物也非常丰富,极为适宜茶树生长。此外,凤凰单丛茶制作过程也极为讲究,需经过采青、晒青、晾青、浪青、发酵、炒青、揉捻、烘焙等制作工序,每一道工序都很考验制茶人的经验和耐性。

  独特山韵是凤凰单丛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我市还坚持育龙头、打品牌、带农户,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力,构建起茶农、茶企、茶商“三位一体”的现代茶叶发展共同体。目前,潮州拥有广东省凤凰单丛茶跨县集群产业园等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凤凰镇、浮滨镇等5个万亩茶叶专业镇,100多个茶叶专业村,先后获得“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等称号,有126家茶企获得“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权。

  不仅在做大做强生产链上下功夫,潮州还瞄准新风口,在创新茶叶销售模式渠道上下功夫。去年,凤凰单丛茶电商直播基地正式启动。该基地将依托成熟的电商资源、集聚各大品牌商及供应链等环节主体参与,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直播基地,打造单丛茶线上传播、交易的创新平台,通过多方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潮州单丛茶产业数字化发展。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广泛传播,与茶相关的文化、旅游、工艺品、文创等衍生品蓬勃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市规划建设面积约465平方公里的凤凰山茶旅走廊,计划总投资42.26亿元,将凤凰山茶旅走廊打造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地典范、潮州乡村振兴金名片、文化旅游新品牌、产业融合大平台。

  坚持科技赋能 打造茶品牌

  “靠山吃饭”是优势,靠科技致富才是潮州人的本事。2022年全市茶叶面积24.12万亩,年产干毛茶3.01万吨,同比增加12.7%;毛茶产值73.18亿元,同比增加14.3%。2023年全市春茶预计总产量1.8万吨,一产产值48亿元。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古茶树保护与深挖茶文化的同时,坚持做精茶科技,向科技要产量、要质量、要效益。

  我市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为我市单丛茶产业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实施“四统一”标准化、品质化工程,打造棋盘村“5G+智慧茶园”,推广茶园绿色生产先进技术。

  在凤凰镇棋盘村约200亩的“5G+智慧茶园”里,14个“智慧天眼”24小时站岗,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茶园情况;智能化喷灌设施遍布,可实现精准灌溉,提高生产效率。打开手机APP,手指滑动,就能实现720°视角实时查看茶园气象温湿度、光照、风速、水质、土壤等数据。

  在凤凰单丛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天下茶业生产基地,企业投入上千万元购置的现代化制茶、捡茶设备,生产效率大大提升,2个人一天能做1000斤茶,一台色选机运作1小时相当于100人工作8小时。机械化的应用,在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为潮州茶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提供基础。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我市荣获“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等4个茶叶类公用品牌,凤凰单丛茶区域公共品牌先后列入首批“中泰3+3”“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产品目录,更有幸成为大国外交的“见证者”,潮州工夫茶这一“中华文化瑰宝”正加快走向世界、享誉全球。

       本报记者 梁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