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买走近一半的护肝片?专家:盲目服用会伤肝

近日0后天猫健康发布的买走盲目《2023健康年度词》报告显示,“90后”买走了45%的近半护肝片。其中,肝片肝15%的服用护肝片下单于凌晨1-3时,护肝片正逐渐成为年轻消费者0后日常保健选择。

“加班熬夜肝劲十足”“应酬吃喝少负担”“拯救熬夜肌”……电商平台上关于护肝片的买走盲目宣传语非常吸睛,那么,近半吃了护肝片,肝片肝真的服用能护肝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国林表示,所谓0后“护肝片”并不能对抗熬夜、喝酒带给身体的买走盲目损伤,在肝脏没有损伤的近半前提下,盲目服用护肝药物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肝片肝

南方+:护肝片能护肝吗?

李国林:所谓“护肝片”可分为保健品和处方药物。服用作为保健品的护肝片,成分难以保证,不推荐服用。作为药物的护肝片,往往针对特定的适应症,如转氨酶升高、肝细胞破坏、胆红素升高等,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长期熬夜、喝酒等不良习惯带给肝脏的损伤,不会通过服用所谓“护肝片”减轻。在熬夜、喝酒时服用护肝片,更多是起到心理安慰作用,护肝片对身体可能带来的益处,没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危险多,不建议大家盲目跟风购买。

南方+:盲目吃护肝片可能带来哪些潜在危险?

李国林:是药三分毒,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和解毒器官,我们吃下去的药物会经过肝脏代谢,在肝脏没有损害的前提下,盲目服用护肝药物反而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临床上,我们会碰到一些本来没病,但因为吃所谓的护肝保健品,导致肝功能明显破坏的患者。患有肝炎、酒精性脂肪肝、肝损伤、肝硬化等疾病的人群,需要格外注意,要严格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有选择地服用护肝药物,以免加重对肝脏的损害。

南方+:熬夜喝酒会对肝脏带来哪些伤害?

李国林:偶尔熬一下夜,喝一点酒,肝脏是可进行自我调节与修复的,不需要药物干预,但长期熬夜、喝酒可能导致器官的严重损伤。

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肝细胞持续受损,破坏肝脏解毒、合成以及转运功能,从而引起肝功能破坏,甚至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乃至肝癌。

肝脏在对酒精进行代谢时会分解出“乙醛”,这是一种有毒的物质,积累多了会加重对肝细胞的直接损害,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疾病,酗酒人群容易患上“酒精性肝硬化”。

南方+:熬夜如何最大限度减轻肝脏损伤?

李国林: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不得不熬夜时,要避免久坐,适当活动四肢,保证水分摄入,避免在熬夜期间喝咖啡、浓茶、功能型饮料,避免吃烧烤等重油重盐宵夜。

熬夜后次日,要注意按时吃早饭,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有的人认为补觉可以弥补肝脏损伤,但其实已经损害了的身体机能很难通过补觉补回来,只能日后格外注意生活习惯,多运动。

南方+:有哪些日常护肝建议?

李国林:保护肝脏最好的方式是不给它增加额外的负担。规律作息,控制喝酒,饮食清淡,少吃肥腻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等食物容易增加肝脏负担。尤其注意,在肝功能检测或彩超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的前提下,不建议吃任何药物。

在临床上,如果没有慢性肝病的背景,只是体检发现肝功能的轻微损伤,如转氨酶升高在两倍以内,暂时不用吃药,建议在规律作息、调节饮食的前提下,2周后复查相关指标,也许异常的指标就恢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