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沙尘一块来了!京津冀两月内三遭沙尘侵袭

摘要:今年以来,雾霾我国北方已经先后发生三次沙尘天气。沙尘沙尘第一次是块京2月8日-9日,涉及范围包括内蒙古、津冀甘肃、两月宁夏、内遭陕西、侵袭山西、雾霾河北、沙尘沙尘北京、块京山东、津冀河南等多个省市。两月第二次是内遭3月3日-4日,涉及范围主要是侵袭京津冀地区。第三次则是雾霾3月28日-29日,涉及范围包括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区域。

雾霾沙尘一块来了!京津冀两月内三遭沙尘侵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3月28日上午,乘坐G1560次高铁回京,从河南上车时还是晴天,一进入河北境内,天空就变得昏黄,能见度不超过一公里。

当天,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继3月25-2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一次中至重度污染过程后,3月28日凌晨开始,京津冀区域又开始受到沙尘天气影响。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已经先后发生三次沙尘天气。第一次是2月8日-9日,涉及范围包括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第二次是3月3日-4日,涉及范围主要是京津冀地区。第三次则是3月28日-29日,涉及范围包括内蒙古、东北、华北等区域。

“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反思,治霾同时不能忘记治理沙尘天气,西北地区的治沙防沙工作不能松懈,同时河套地区的浮土也要引起重视。”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雾霾与沙尘并存

受北部强低压过境及随后高压系统配合影响,来自蒙古国中东部地区的沙尘自3月27日夜间入境,开始影响我国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大部地区。随着高压系统进一步南压,沙尘过程自北向南逐渐影响到华北区域。

从3月28日凌晨起,京津冀北部城市陆续开始受到沙尘过境的影响,张家口、唐山、北京等城市AQI均达到500。预计28日-29日两天,京津冀中南部及河南北部地区将受到不同程度沙尘天气影响,PM10小时浓度将出现短时升高。

以北京为例,3月28日早6时开始受到沙尘影响,从5时至7时,PM10小时浓度瞬间由282微克/立方米飙升到接近2000微克/立方米。预计3月28日午后,随着垂直扩散条件改善,北京市PM2.5浓度将逐步下降,但由于上风向区域仍处于强沙尘区,沙尘天气状况将维持到29日。

28日5时35分,北京市气象台已经发布了今年的第一个沙尘蓝色预警,受上游沙尘天气影响,预计28日北京将出现浮尘天气,能见度较低,请市民注意防范,出行请做好健康防护。

北京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翟亮介绍说,此次沙尘天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期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气象条件有利于沙尘天气生产;二是本次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气旋发展强盛,沙源地风速大,容易起沙并造成沙尘天气;三是随着气旋东移发展,携带上游的沙尘影响到了北京地区。

“这次沙尘天气和往年不一样,它主要不是大颗粒的沙尘,而是小颗粒的浮尘,不需要很强的风力就能从西北地区输送过来。今天北京的风力也只有3-4级,也并不大。”彭应登表示,“由此就造成了一个雾霾与沙尘并存的小概率事件,雾霾吹不走,沙尘又来了。”

生态环境部通报也显示,3月28日-29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持续不利,将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污染过程。

两月内三次遭遇沙尘天气

事实上,这已是华北地区今年以来遭遇的第三次沙尘天气了。

2月8日,我国自北向南发生了影响范围较大的系统性沙尘天气过程,锡林郭勒、嘉峪关、酒泉等城市首先出现沙尘天气过程,随后影响范围逐渐由内蒙古、甘肃扩展到宁夏、陕西、山西、河北等多个省份。2月9日上午,山西吕梁、忻州、朔州等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小时AQI达到500的情况,北京空气质量也出现略微转差。

3月3日,来源于蒙古地区的沙尘气团再次东移南下,经内蒙古中部进入渤海湾上空,并于3月4日清晨向西回流至京津冀区域,对区域部分城市空气质量产生显著影响。北京市自3月4日8时起PM10浓度开始攀升,到12时达到300微克/立方米以上,持续4个小时,直到17时才开始逐渐回落。

“近期京津冀北部地区降水偏少,容易形成沙尘或浮尘天气。”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表示,“3月是冬春季节气象交替时期,大气环流形势复杂多变,区域湿度增大,冷空气逐渐减弱,容易出现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

彭应登表示,沙尘天气的频繁出现,给污染防治工作敲响了警钟,告诫我们在治霾的同时不能忘记治理沙尘天气。

“西北地区的治沙防沙工作还要继续做,不能松懈。例如三北防护林,还要继续做好,并且进一步细化,适合造林的造林,适合种草的种草,适合种植灌木的种植灌木。”他表示,“此外,这次沙尘天气的主要来源河套地区的浮尘,这就需要我们对河套地区的浮土也引起重视,减少它的的荒漠化,以及对下风向地区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