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小车的价格拉大车的货 满帮、货拉拉被指纵容超载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车的车的超载近日,价格有不少货运司机通过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反映,拉大拉拉在货拉拉、货满满帮集团的帮货被运满满等货运平台上,货主经常发布超载订单,纵容司机接单后发现货物超载选择拒绝运送,车的车的超载可能会被平台扣分。价格货主想花小车的拉大拉拉钱拉大车的货,却通过平台把超载的货满风险转嫁给了司机和道路。超载订单怎么能在货运平台上随意发布?

陈先生遇到的12吨腻子粉订单(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 摄)陈先生遇到的12吨腻子粉订单(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 摄)

  下午6时,深圳宝安机场货运区,纵容跑运满满的车的车的超载司机陈师傅正在卸货。这是价格他一天中的第二单。“早上从广州回来,拉大拉拉下午看了三个小时的单,打客服电话才给的单,还是别人拉不了才给我的。”

  陈先生4.2米的高栏货车核定载重量只有1.5吨,他说,一般拉3吨的货对行驶影响不大,但比3吨还重的超载订单太多了。“我刚才拉了木箱,都有两吨多了,已经超了。不超的很少,我今年被查了一次超载,罚款2000元、扣6分。我希望天天拉一两吨的货,关键是货主,包括平台,用大数据的方式,这是没办法的。”

  说着没几分钟,就来了一个12吨的订单,要4.2米的货车拉。

  陈先生:看这里,12吨,看到没有?

  记者:12吨的?腻子粉,你敢接吗?

  陈先生:谁敢接?我拉不动,5吨都很少接,太危险了。超载都有风险的,对刹车距离、车况等各方面都会有影响,越重就危险性越大。

各种10吨的货只要4.2米的车(司机提供的截图) 各种10吨的货只要4.2米的车(司机提供的截图)

  河北保定的司机翟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运满满APP上也经常遇到超载货物订单,这样的订单,系统应该拦截。“那辆车就拉不了如此重的吨位,本来4.2米的车,发货就让人家拉10吨至11吨。货运平台不应该让这种货出来。”

  在货拉拉平台上,此类超载订单也有很多,大量司机通过黑猫投诉反映,拒绝超载后,反而会被扣分。

黑猫投诉搜索“超载”(司机提供的截图)  黑猫投诉搜索“超载”(司机提供的截图)

  河南许昌的魏先生告诉记者,他经常在货拉拉遇到超载订单,因为抢单时不是所有订单都会显示货物和重量,沟通后发现超载拒绝运货反而经常被系统扣分。魏先生开的是4.2米的货车,有货主让他拉6米多长的管子,拒载后魏先生特意拍了货品超长的图片上传平台,却依旧被判“随意取消订单”扣除5分行为分。“超长超重,拉一个6米长的管子,还有一些比较超重的部件,我说肯定不行,不安全。对方说,如果不行就取消订单,然后货拉拉就判我责任。”

货拉拉超长货物也是司机责任(央广网发 魏先生供图) 货拉拉超长货物也是司机责任(央广网发 魏先生供图)

  魏先生说,常见的蓝牌4.2米中型货车核载都在1.5吨左右,在运满满、货拉拉等平台上,标注的也是可以拉不超过2吨的货,但实际上超载货物很常见,货主都希望用小一点的车型拉更多的货。“只要用中型货车,不超载的可能性很小,我们没有选择。比如,所有的平台用4.2米,都发2吨、3吨,甚至4吨的订单,基本上都会超载,货主知道超载也没办法。”

  湖南株洲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一旦被货拉拉扣行为分,轻者影响抢单,重则影响提现,而司机拒绝接超载订单,虽然不会每次都被扣分,但身边的司机们都有过被扣分的经历。

  张先生说:“一次扣5分,每涨1分需要完成10个客户订单,相当于扣5分,可能这一个月都涨不回来,连续扣到80分以下,就会限制提现。不超载就没活干。对方也默许超载,如果因为这个问题取消了订单,就会扣分,这要看运气。”

  司机包先生就有过拒绝拉危险品被扣分的经历。

  包先生说:“客户打电话过来,拉油漆,我问是水性的还是油性的,对方说是油性危险品,我说这不能拉,然后客户要我取消订单,我就报备了,现在又让我负责,油性油漆,我们普通的面包车是不能拉的。”

  小车拉大货货主省钱司机超载

  天津的李先生开一辆小型面包车,他认为,在货运平台上经常遇到超载订单,根源之一是拉货费只按里程计算,而车型越小,运费越便宜,导致货主经常发大货车的载重给中小型货车。

  李先生说:“用小车的钱拉大车的货,按理说不应该发出来,我现在就来了一个订单,三河到廊坊广阳的玻璃,2.1吨61元,肯定超载了,订单备注是客户写的。不应该推送给我,但是没办法,不干就挣不了钱。”

  湖南长沙的司机谢先生告诉记者,他在货拉拉跑中型面包车,有时候货主不标注货物重量,他经常去抢微型或小型面包车的订单,为的就是避免超载被罚款,可经常抢到的微型面包车订单,他的中型面包车都超载。

  谢先生说:“单子上也没备注有多重,只是下了个微型面包车,然后我就抢到了,打电话过去,对方才告诉我有两吨重。如果是微型面包车,已经严重超载了。我是中型面包车,只能拉1.5吨左右,也超载了。我就叫货主把这个单子取消了,后来货拉拉让我负责,申诉了也没用。微型面包车的运费是40多元,中型面包车最起码要贵一半,有80多元。”

6吨货物要小货车订单(司机提供的截图) 6吨货物要小货车订单(司机提供的截图)

  湖南株洲的司机张先生也反映,小货车去抢微货的单,订单还是超载。

  张先生说:“现在货主基本上都是下微型货车的订单,小货车已经没有订单可跑了,必须接微型货车的订单,基本上都是1.5吨起步。现在3.6米的车都是拉6米长的管子。货主只叫3.6米的车,4.2米的车价格贵,叫6米的车更不可能了。但是不接订单,基本上之后就没有订单接了。”

  货主下单时遇到“货运黄牛”

  记者咨询了两位经常使用在线货运平台发货的货主,李女士在江苏扬州经营一家工厂,她知道七八吨的货可能超载,但既然司机能拉,她认为应该没问题。

  李女士说:“比如,有些4.2米的车,虽然实际标载是2吨,但是很少有人说直接只装2吨,正常的承载就是七八吨,只不过有些时候是走高速的,肯定不过关。”

  李女士还反映,在货拉拉上她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人抢单后又将订单转手,在其他货运平台发单,要用更小的车型、更便宜的费用拉这批货,从中赚取差价。前来拉货的司机、车辆和货主下单的情况对不上,如果货主拒绝发货,还可能产生空驶费等纠纷。

  李女士表示:“把我的单抢了之后,根本就不是这个司机,相当于平台的驾驶员,没有尽到监管责任,比如入驻平台,对驾驶员要有严格的审核过程,人家才会放心把货交给你,因为一趟的运费是没有多少钱的,但是我这一批货的价值非常高。”

  赵先生在深圳做废旧金属生意,他告诉记者,他们的货物很重,七八吨的货一般都下单找大货车来拉,他遇到过司机开着中型货车来拉货的情况。

  赵先生说:“老板要求超载就不能乱拉,如果被扣,就耽误时间。司机都说没有问题,他们经常跑路线。超过12吨就需要6.8米的车,很多车是4.2米的车主接单。只需要4.2米的,或者只需要6.8米的,可以在平台下单时选择,如果没人接单,平台会打电话,提出换车型,多选择一些。”

  此外,赵先生也遇到了不少“货运黄牛”,他发出的订单被转卖。

  赵先生表示:“他抢了之后,会从其他平台找对应的司机帮助拉货,然后挣差价。我取消,但他不让取消,就说会有空载费,比如,这一单1000元的运费,他需要赚100元或者200元,必须压缩车型,去赚这个差价,比如,我需要4.2米的车,他可能压缩成依维柯。”

  平台有规则,超载照样发

  记者拨打货拉拉客服电话,对方表示,货拉拉有明确要求,中型面包车承载不能超过1.2吨,4.2米的中型货车不能超过2吨。“中型面包车是0.8吨至1.2吨,超过1.2吨我们平台是不允许拉的。4.2米货车是1.5吨至2吨,以上就不能拉了,这涉及安全问题,重量备注或者没备注,后续实际重量超重了,这种情况下,平台的司机是可以和用户协商,拒绝运送把订单取消,这是没问题的。”

  记者尝试以货主身份下单,发现可以随意输入货物重量并随意选择车型,即便输入的是11吨的货物,也可以选择4.2米中型货车或者小型面包车下单。

运满满协议(司机提供的截图)运满满协议(司机提供的截图)

  满帮集团旗下的运满满APP显示,4.2米的中型货车核载为1.5吨至2吨,1.8米的面包车载重最高0.8吨。但记者发现,选择13吨以内的货物都可以派给4.2米的中型货车,系统会提示“存在超载风险,请合理选择车辆”,但依旧可以下单,甚至可以给1.8米的面包车下单13吨的货物。只有货物超过14吨,才会被强制选择6.8米以上的车型。

  一位满帮客服告诉记者,平台对于具体一辆车可以拉多少货没有明确标准,需要货主和司机沟通。

  满帮客服甲:根据运输行业的规定,是拉不了太多的,但是有的司机师傅毕竟为了养家糊口,没有按照相应的标准去正常承运。不是说超载可以拉,这需要双方沟通,沟通之后双方答应能够承运,是可以正常承运的。

  记者:你们的标准是多少?

  满帮客服甲:平台没有明确标准。

  另一位满帮客服回复。

  满帮客服乙:都能跟师傅商量的。

  记者:会判我超载吗?

  满帮客服乙:平台是不会判的,最好还是不要超载。

  对司机群体来说,即便是超载订单,也不得不接。司机王先生说:“我不敢轻易取消订单,超载、超长我照样要拉。分数越低,就越影响抢单成功率。平台怎么会允许这种订单发出来?正常来说我们司机不应该看到这种订单,肯定会过滤掉。”

  超载问题一直是货运行业的顽疾,货车超载上路行驶,容易发生爆胎、侧翻事故,威胁司机的生命,也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现在货车司机们的订单多来源于货运平台,平台规则看似明确限制超载,实则超载订单可随意发布。司机拒绝拉超载订单还有可能被平台扣分,影响后续接单,影响提现。

  货运平台不能成为超载行为的温床,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平台建立健全货物审核机制,严格筛查超载订单,维护物流行业健康秩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