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潮|横琴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水雉

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横琴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水雉

近日,横琴珠海市观鸟协会在横琴开展野生动物日常监测时,潮横次在二井湾湿地公园发现6只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水雉。琴首这是现国首次在横琴岛发现水雉,同时打破了该物种在珠海单次目击数量最高纪录。家级

在横琴二井湾湿地公园发现的保护水雉。

水雉是物种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高,水雉常栖息于塘堰及湖泊旁。横琴因其有细长的潮横次脚爪,能轻步行走于睡莲、琴首荷花、现国菱角、家级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保护且体态优美、物种羽色艳丽,素有“凌波仙子”的美称。作为关键的湿地生态系统指示物种,本次水雉在二井湾湿地公园出现,表明该公园具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

作为合作区最大自然生态湿地,二井湾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多样、动物资源丰富,既是横琴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核心点,也是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区域,在维护横琴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介绍,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该局充分学习借鉴港澳地区生态保育经验,围绕生态管养意识转变、生态环境营造与物种多样性提升、绿地生态系统改造、水体管养、科普宣传与自然教育、湿地生态巡护等六个方面实施生态管护工作。

在横琴二井湾湿地公园发现的水雉。

在生态管养过程中,二井湾湿公园在42个生态岛开展了水鸟生态岛、反向滩涂、堤岸修整行动,同时建设了木桩、竹竿等设施为不同类型的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有效提升了公园鸟类的种类及数量。

除鸟类生态环境营造外,该公园还营造了淡水浅塘、水獭巢穴、石堆、枯枝干堆、水边横木、枯草叶箱、昆虫屋、幼鱼庇护所等众多生态环境,让昆虫、蛙类、鱼类、底栖类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

与此同时,二井湾湿地公园大力营造红树林生态系统,目前已栽种桐花树、秋茄、榄李、木榄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4000多株;持续推进水体生态保护,开展过剩水生植物打捞、垃圾清理、芦苇清理、淤泥清理、水位控制、定期换水等水体管养工作,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为完善湿地宣教设施,更好地进行科普宣教活动,今年3月,合作区首条自然教育径——二井湾湿地公园自然教育径建成并对外开放。自然教育径沿线设置了生态系统、红树林、昆虫、鸟类、水獭五大科普主题,配有与主题相对应的解说牌、昆虫箱、观鸟亭等科普设施,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随着天气转冷,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横琴岛将再次迎来大批南迁候鸟,其中不乏白琵鹭、黑脸琵鹭、黑鸢等珍稀鸟类。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表示,未来将不断加强湿地公园水鸟及其共域物种栖息地保护,同时提醒观鸟的市民游客,尽可能安静欣赏,避免大声喧哗或制造噪声惊扰鸟类。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