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出台“六个一”行动方案 建立具有潮州特色的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

  本报讯 (记者 黄琼) 近日,六个一市司法局印发出台《开展做好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六个一”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市司《方案》旨在推进我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法局方案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出台潮州基础性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早、行动化解在小,建立具有解后机制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化解后的特色综合分析评估机制,建立具有潮州特色的民调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


  “六个一”行动方案即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半篇推广一套特色调解法、文章推动打造一批村(居)民议事厅、工作开展一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活动、六个一编写挖掘一批典型调解案例、市司开展一场全方位宣传活动。法局方案通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出台潮州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将“精细”潮州文化精神融入到社会治理和助企纾困中,将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用好“复盘”这个重要手段,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后的综合分析评估,用好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推进矛盾纠纷预警预测、类案同处、源头化解。


  依据《方案》,建立一套工作机制主要突出调解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我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建立案件处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成果运用机制,完善案件回访、分析,建立起“司法所每月研判一次,县级司法局每季度研判一次,地级以上市司法行政机关每半年研判一次”的工作制度。同时,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主动加强与教育、公安、民政、人社、住建、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沟通联系,建立信息共享、双向联络的工作机制。在纠纷信息全面收集、准确分析、预测预警的基础上,围绕纠纷的普遍性、特殊性、潜在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形成化解纠纷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工作互联的有机整体,有效预防、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


  推广一套调解方法,即市司法局在前期总结各地调解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并推出潮州市“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即:一步“识茶”,甄别矛盾;二步“醒茶”,追根溯源;三步“泡茶”,公平公正;四步“斟茶”,把握分寸;五步“敬茶”,以礼相待;六步“悟茶”,纾解心结。该方法现在予以全面推广,各县区可结合本地人文特点,将传统文化融入人民调解工作,因地制宜制订并推广一套以上调解方法。


  打造一批各具地域特色的居民(村民)议事厅,即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推广湘桥区太平街道居民议事厅做法,根据潮安区、饶平县地域特色,各打造一批村民议事厅,将潮州传统文化与居民(村民)议事厅有机融合,发挥其收集社情民意、宣传法律政策、调解矛盾纠纷等作用,近距离,接地气,有事大家议,有事好商量,防止争吵与暴力,让治理难题、邻里矛盾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促进基层自治,打造潮州特色调解品牌。


  根据《方案》,开展一场涉企矛盾纠纷化解活动,要积极落实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部署,充分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重点依托潮州市茶农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潮州安徽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潮州市江西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潮安区古巷陶瓷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加大对生产经营、合同履行、商铺租赁、金融借贷、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助力我市企业爬坡过坎、渡过难关。


  在挖掘一批典型调解案例方面,《方案》要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要高度重视案例的甄选、编辑和运用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调解员围绕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调解过程与方法、案件启示等开展学习与交流。同时,加强典型案例宣传,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提高人民调解的知晓度、首选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按司法部要求,认真做好司法行政(人民调解)案例库选编入库工作,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能反映调解工作的具体特色和方式方法,对化解类似纠纷的调解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开展一场全方位宣传活动,即加强和主流媒体的沟通,宣传报道我市建立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工作机制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体,制作微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的特点、优势及工作成效,引导群众尽可能首选人民调解解决纠纷。要树培建立人民调解“后半篇文章”机制的先进典型,挖掘特色亮点和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