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百千万工程”施工图正式出炉

  本报讯 (记者 梁佳涛)近日,我市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百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工图聚焦县、正式镇、潮州程施出炉村联动发展,百千全面部署推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等17项主要任务,工图力争到2035年,正式潮州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潮州程施出炉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百千

  《方案》提出了“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正式五年显著变化、潮州程施出炉十年根本改变”的百千“百千万工程”四步走目标。2023年:主要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工图资源要素投入明显加强,新型帮扶协作更加紧密,社会力量得到广泛动员。2025年: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2027年:一批经济强镇、“潮味”和美乡村脱颖而出,潮安区力争进入千亿制造业强区行列,饶平县在全省排名有较大幅度提升。2035年: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案》提出,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动陶瓷、食品、不锈钢、服装、水族机电、电子茶具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一批10亿元级企业、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加强与深圳罗湖、盐田、福田对接协作,建设一批产业转移合作园区。要聚焦县城建设扩容提质,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和产城融合等领域短板。要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高水平打造典雅古城、高品质打造宜居旧城、高标准打造活力新城,推动“一江两岸”相得益彰。

  镇街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方案》提出,要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发挥庵埠、黄冈等对周边乡镇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人口和产业集聚。打造古巷、新丰等一批新兴县域经济副中心。以凤凰镇、文祠镇为“主战场”做实做深做精凤凰山茶旅走廊,依托柘林镇打造临港特色经济精品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省级中心镇试点建设。加快加工制造类镇街产业改造提质,提升农业农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资源力量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依托潮州古城、龙湖古寨、畲族发源地、茂芝会议旧址、海山壀龙等历史文物、民俗文化、红色基因、山水风光等独特资源,分类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绿色低碳等特色镇。

  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关键在于推动乡村发展。《方案》提出,要大力发展富民兴村特色优势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串链成带”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凤凰单丛等产业,探索潮州预制菜产业发展新路子。推进1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培育“潮州老农”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潮字号”农业知名品牌,打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要推进基础设施通村入户便民利民,突出“水”和“路”建设,实施农村供水水质专项提升行动,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推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普及双车道公路。要强化乡村风貌保护提升,“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40个不同场景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力争创建50个中国传统村落。

  根据《方案》,县(区)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总指挥”,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要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成立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决策咨询、对口帮扶六个专班,统筹协调,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需要各项要素保障,最重要的就是“人、财、地”。《方案》提出,要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平台,让优秀人才在“百千万工程”中历练成长;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发展、强镇兴村注入活水动力;要加大土地政策倾斜力度,强化县域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