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的精神高地——边关哨所

◇高建成

从高原下来,我的仰望脑子没有一刻是静的,和边防官兵在一起的精地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神高总在脑子里出现……远与近、关哨上与下的巨大反差让我浮想联翩。

今天是仰望星期一,詹娘舍哨所的精地边兄弟们是不是在组织升国旗?詹娘舍哨所海拔4655米,藏语意为“雄鹰也飞不过的神高山尖”,所以,关哨哨所还有一个听起来美妙、看上去惊悚的仰望名称——“云中哨所”。住宿执勤在一个山头,精地边20多个平方米,神高升国旗在另一个山头,关哨不到10个平方米,两个山头之间距离只有5米左右,“路”就是卡在两个山头之间的乱石,两侧是深不见底刀削一般的崖壁。升国旗活动,詹娘舍哨所坚持了几十年。哨所的兄弟们说:“不升国旗,那还叫军队?”我听了,眼泪瞬间就出来了。

今天降温了,5592哨所(海拔5592米,用海拔高度命名哨所是常用方式)是不是也降温了?不对,那里本身就是零下几十度,还要怎么降啊?即使是一些藏族官兵嘴唇也是紫的,没有办法,海拔实在是太高了,这里是全军最高的有人居住的哨所。战士们特别开朗热情,有的问我见没见过横着降落的雪花?他是在含蓄地告诉我5592哨所的风很大,有的给我拍照,并且现场打印、装框,这让我惊喜万分,有的还给我开玩笑,说如果下辈子我再当首长的话,就到边防来当首长,他们给我当兵,为这句话,我哭了一路。

潘洪帅连长去北京了,他被评为陆军第六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我想,这既是他的荣誉,也是他们连队的荣誉,更是全体边防军人的荣誉。

梁梦瑶干事还在拍摄《新春走边防》纪录片吗?都顺利吗?边防军人了不起,这些常年深入一线搞宣传报道工作的军人特别是女军人同样了不起。

……

我想念边防官兵,我的心和他们在一起。身处内地的人们,不要因为他们距离我们远,就觉得与己无关,如果没有他们,这个国家就不会安宁,这个国家的人就不会有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吃的苦是替我们吃的,他们受的罪是替我们受的,他们冒的险是替我们冒的。

雪域高原的景色很美,初次上去的游客会很激动很兴奋,但边防官兵却很少有欣赏美景的闲情雅致,因为他们的任务太重了。要想当一名合格的边防军人,侦观研判、会谈交涉、边情处置、一专多能、服务支撑这些能力一样不能少。“在边关哨所,躺着都是作贡献”,一方面让人感受到边关哨所的极端艰苦,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以为边关哨所的官兵无所事事,就是睡大觉、侃大山了,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

边关哨所的周边很静,但这种静让人不踏实,每名边防官兵都有一种本能的警惕。战事一旦开启,边关哨所、边防军人必将被首轮突击。近在咫尺的对方在想什么招法?要搞什么动作?侦观、巡逻,反反复复、年年月月,边防军人的眼睛时刻瞪圆,目不转睛、全神贯注,边防军人的脑子高速转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这日子极其单调枯燥,却又极其紧张焦虑。

那些河谷、那些山口、那些争议区虽然暂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倾听着寒风的呼啸、凝视着冰河的翻腾,那些浴血搏杀的场面不由得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前仆后继,奋不顾身,流血了、受伤了,看不见,也顾不上,守必固攻必克,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忠,平时是一字一句说,战时则是真刀真枪干。

不论是热兵器,还是冷兵器,我们都能打,打得敌人屁滚尿流,敌人挑衅一次,我前推一次,让敌悔不当初,既然敌不仁,休怪我无义。实力是打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实力有了,尊重就来了。不论怎样,不能把国土守小了,不能把国土守丢了。

我想起中学课本《大铁椎传》中的侠客大铁椎。边防官兵们沉稳冷静、果敢坚毅,本领过硬,思虑周详,他们个个都是“大铁椎”,却又远胜于“大铁椎”。在人民军队特别是边防部队中没有个人、没有个人主义,也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因为边防斗争太特殊太敏感,再优秀的个体也要服从集体、融入集体,闻令而动,依令而行。当有一天,他们脱下了庄严的军装、结束了崇高的使命,每一个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这辈子值了”。

边防官兵很苦,但不是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苦,如果那样认知就是对边防官兵的亵渎了。我看到的边防军人都是精神振作、情绪饱满,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说,谁都不愿意吃苦,但是该吃的苦必须吃,特别是能给国家吃苦,这是比天都高的荣耀,够我吹几辈子的了;有的说,与老一辈边防官兵相比,现在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好多了……

忘战必危!和平不是单方能说了算的,我们既要享受和平,更要保卫和平,保卫和平就要敢于打仗,敢于打仗就需要大批有勇有谋、军政兼通的热血男儿。

边防军人,国家的铜墙铁壁。

国家有这样的边防军人何其壮哉!

民族有这样的边防军人何其幸哉!

百姓有这样的边防军人何其美哉!

编辑:海霞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