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景漂”经验 打造潮州工美“生力军”

  本报记者 梁佳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家授予国内工艺美术创作者的国家级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学习堪称中国工艺美术界的经验军奥林匹克。8月18日,打造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式上,潮州我市吴渭阳、工美李中庆、生力黄伟雄3位大师获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证书。景漂而与潮州同样因陶瓷闻名的学习江西景德镇,有7人入选本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经验军

  同为国内知名的“瓷都”,景德镇在工艺美术人才的潮州培养上到底有何“高招”?对于这个问题,此次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学校展区负责人、工美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赵昕给出的生力答案是“景漂”。

  景德镇,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瓷器以“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四大名瓷声名远扬,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色闻名天下。多年来,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魅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陶瓷艺术创造者、工作者和爱好者,他们集聚景德镇,被冠以一个具有典型地域标记的名称——“景漂”。

  赵昕告诉记者,目前景德镇的“景漂”群体已突破3万人,其中更有不少“洋景漂”,他们在景德镇学习陶瓷技艺,为陶瓷梦想创业,推广陶瓷产品和文化。“景漂”群体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数据显示,景德镇陶瓷产业总产值从2017年的372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约516.2亿元,增长了38.8%。其中,2021年景德镇艺术陈设瓷陶瓷产值为185.3亿元。“景德镇的艺术陶瓷产业能快速发展,除了市场的选择外,近年来大批艺术陶瓷人才的涌入,都对艺术陶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艺术陶瓷繁荣注入了活力。”赵昕告诉记者。

  据景德镇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景漂”更好地融入城市,近年来,景德镇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服务举措,包括贴息贷款、子女入学、创业补贴等。如自2019年以来,景德镇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景漂”群体发放各类贷款超过20亿元,支持“景漂”创业就业超过2万人次。此外,2017年,景德镇还专门设立了景德镇市招才引智局和景德镇市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努力为景漂打造“梦工厂”。

  提到“景漂”,就不得不提景德镇陶瓷大学,这是国内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赵昕说,近年来,景德镇陶瓷大学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智能制造”“陶瓷经济与管理”3大优势学科。  

  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该校充分发挥在景德镇的办学优势,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据了解,景德镇还拥有景德镇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陶瓷专业院校,为不同层次的“景漂”学子提供求学之所。

  “景漂”是推动景德镇工艺美术产业,特别是艺术陶瓷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景德镇大力留住“景漂”,让“景漂”更好融入城市发展的经验做法值得潮州学习借鉴。作为中国瓷都的潮州,如何借“他山之石”雕琢“发展之玉”,打造自己的潮州工美“生力军”,推动陶瓷、手拉壶、刺绣、木雕等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拥有多所陶瓷类高校,这方面潮州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潮州可以通过引进、交流等方式吸引人才来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中庆建议,潮州要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环境、人才环境,加大工美人才,特别懂设计、懂营销、懂科技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托潮州深厚文化底蕴,打造全国性非遗实践基地,吸引国内各大高校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让潮州的工艺大师们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他同时建议,潮州要立足实际、用好自己的高校、职校资源,持续加大传承人梯队建设,推动工艺美术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柳茂春则表示,潮州工美要持续加大“走出去力度”,借助国家级展会提升宣传曝光度,让“养在深闺人不识”的潮州工美文化发扬光大,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潮学习创业,为潮州工艺美术产业注入新鲜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