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时时“绿”,南粤处处“新”|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拾级而上,绿登上金象山森林公园的风景发展山顶,便将西江一江两岸的处处景色尽收眼底。升级改造后,新高行摄影爱好者吴先生常来金象山拍摄,质量“原来爬上去要一个多小时,调研现在有了观光车方便多了,绿山顶的风景发展亭子也重新修葺了,上午拍完下来买一杯咖啡,处处一天过得十分圆满。新高行”

  走进广东云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韬氢能”)生产车间,智能机械手在产线上舞动,调研运输机器人在产线间穿梭。绿“我们认为氢能普及化的风景发展爆发不会超过3年,约在2026到2027年就会进入爆发式增长,处处粤港澳大湾区在氢能产业充满核心竞争力。”云韬氢能总裁杨强说。

  新质生产力就是绿色生产力。近日,南方+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访广东多地。当前,广东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守护好南粤大地的一草一木、万水千山,打造绿色低碳发展高地,广东绿色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高桂啡”出圈

  打开特色产业新路径

  在肇庆高要区,即使对本地人而言,“高桂啡”也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得益于金象山森林公园的开放,这款融合高要、肉桂、咖啡三大元素的饮料正迅速打开知名度,成为当地实现“两山”转化的案例之一。

  而金象山森林公园修缮后重新开放,成为了“高桂啡”出圈的关键事件。2023年,高要将金象山打造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撬动社会资本入驻发展文旅,打造一系列自然教育径、咖啡馆、观景平台等设施。

  高要区绿美生态建设工作专班组组长赵汉周介绍,自今年农历新年后,金象山原生态的环境与崭新的设施吸引了不少本地游客前来体验,初步建立品牌口碑;此后客群不断扩张,现在已有不少珠三角其他地市的游客前来游玩。“现在,林地所属村集体除了原有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外,又可获得经营收益5%的分红。”赵汉周说。

  赵汉周还提到,此前高要曾有经济林试种咖啡成功,金象山在山上引种一批咖啡树,并效仿海外做法,将当地另一种特色林产品——肉桂融入其中。干肉桂插入热咖啡,香气扑鼻而来,“高桂啡”应运而生,肉桂棒等产品被做成咖啡伴侣登上电商平台,为特色产业再打开一条路径。

  金象山森林公园的升级改造,不仅提升了市民的休闲运动空间,也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拍摄场地,更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旅游业态,激活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潜力。

  如今,漫步在金象山半山的栈道上,仍能看到有巨树夺路而出,“不砍一棵树”的理念贯彻于示范点建设始终,行环山小径,看巨木参天,市民的思绪也从“伐木”变为“保护”,绿美广东的生态价值在心中悄悄生根。

  攀上金象山顶,观景平台旁,昔日种下的防火树木荷款款开出白花。伸向人行处的枝条上挂满了祈福的丝带,一个稚嫩的笔触写道:“我希望我可以有更多‘表扬券’。”

  加足马力

  布局新型储能前沿技术

  云韬氢能公司门口,停着一辆载荷49吨的牵引车。它搭载着云韬氢能自主研发的“领航一号”氢燃料电池系统,在跨省物流中一次续航可达600公里,去年刚完成了从广州到韶关再到赣州往返的“首秀”。

  “作为广州市燃料电池产业链主企业,我们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知名科研院校,组建了全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为氢燃料大规模推广应用做了先行先试的探索。”云韬氢能总裁杨强说。

  在“双碳”目标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热潮。近年来,广东抓住风口壮大新型储能产业,并正“加足马力”推动前沿技术布局。

  眼下,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国产动力电池技术高歌猛进,应用广泛;而随着风、光、水等清洁能源装机量、发电量不断上升,市场正呼唤一款可靠、便宜的长时储能设备。瞄准这条赛道,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纬景储能”)将首个“超G工厂”落地珠海。

  记者探访发现,超G工厂现已投产,机械臂忙碌不停,压实一组组金属片组成电堆,通电的电堆插入电解液,即可将电能转为化学能储存其中。

  “纬景液流电池电解液超97%的成分是水,从根本上避免了起火、爆炸的可能,实现‘本征安全’;在储能设备的各技术路线中,液流电池3年内度电成本约0.2元,处于领先地位。”纬景储能首席智造官刘雷说。

  刘雷认为,规范化和智能化生产是发展储能的必由之路,也是支撑储能产品迭代、推广、持续降本、扩大应用规模的关键条件。“近年来我们在广东、江苏都有布局项目,推动锌基液流电池产业化与规模化发展,这也为大幅降低成本夯实了基础。”

  向着万亿级的目标,广东出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系列政策,并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2023年11月,位于广州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获批,这也是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联席总裁陈建福介绍,中心围绕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高效率的规模化储能技术和装备,聚焦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超导储能、热储能、氢储能等五大领域以及全过程安全、能量精准管控、创新智慧调控等三个规模化支撑技术,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高地。

  “我们通过发挥自身产业吸附力,借助广东对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全面支持,自落户以来已经快速聚集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一批龙头企业入驻,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引育力度,在广东特别是白云区快速建成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产业集群。”陈建福说。

  【采写】南方+记者 许宁宁 邵一弘

  【摄影】南方+记者 钟志辉 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