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体成功!跨广珠城际铁路桥今日凌晨上演“空中芭蕾”

12月22日,空中芭蕾中开高速中山段二期工程的转体珠城关键控制性节点工程——跨广珠城际铁路桥上演了一次精彩的“空中芭蕾”,重达3.2万吨的成功转体机构凌空逆时针旋转69.88°,顺利完成了转体。跨广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是际铁今日目前广东省内单体转体重量最大的全自动控制转体桥。记者 缪晓剑 摄

据悉,桥凌晨跨广珠城际铁路为中山市首座转体桥,上演此次转体创造多个省内之最,空中芭蕾标志着中开高速公路项目向全线建成通车目标又迈出实质性一步。转体珠城

81分钟完成69.88°转体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转体启动仪式。成功记者 缪晓剑 摄
施工现场举行转体桥观摩会。跨广记者 缪晓剑 摄

22日0:00,际铁今日博爱七路“孙中山故乡欢迎您”城市名片下方灯火通明夜如白昼。桥凌晨跨广珠城际铁路桥转体启动仪式过后,上演身躯庞大的空中芭蕾转体桥犹如巨龙酝酿“动身”,转体施工拉开序幕。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转体前。记者 缪晓剑 摄

0:15,经过转体前准备工作,随着控制台发布指令,4台千斤顶同时联动,拉动钢绞线,带动转体结构开始逆时针缓慢旋转。

整个转体结构长134米,设计重量3.2万吨,需要完成的旋转角度为69.88°。

1:07,转体已40多度,转体任务完成过半。此时,施工现场风力加大,施工人员下调转体速度。

1:36,3.2万吨重的庞然大物顺利一次性完成了转体,跨越广珠城际铁路,与两侧的6号、4号桥墩相接,现场响起热烈祝贺的掌声。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转体69.88°后。记者 缪晓剑 摄

如此庞然大物,是如何实现转体的呢?

据介绍,该桥采用超大吨位转体桥施工技术。桥体基座下安装有一个直径5.8米、球铰曲面半径10米、承重达4万吨的超万吨的球铰,通过两个球铰的相互转动,使得整座数万吨的桥梁旋转起来。

桥下巨大的转体机构带动转体桥完成转体。记者 缪晓剑 摄

“转体结构浇筑在基座之上,上下基座一个呈碗形、一个呈球形,在千斤顶、钢绞线的作用下,两者产生摩擦,带动转体结构旋转。”水电十六局中开高速3A标总工赖道强用了一个比喻解释转体的原理。

打破多项省内纪录

跨广珠城际铁路桥不仅是中山市首座转体桥,还打破了多项省内纪录。

完成转体后,跨广珠城际铁路转体桥与两侧的6号、4号桥墩相接。记者 缪晓剑 摄

例如:主桥箱梁横断面宽41.3米,采用单箱五室,单侧悬臂长达5.4米,桥梁宽度是目前国内同类挂篮悬臂浇注施工转体桥中最宽的;桥转体重量达3.2万吨,为广东省内单体转体重量最大的全自动控制转体桥。

为何要在这一段桥梁实施转体桥工艺?

“因建设过程中受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城际铁路以及翠亨快线等线路限制,所以必须要采用转体法进行施工。”中开高速项目公司总工办主任王亮表示,转体桥即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具有主梁线形控制难、技术要求高,施工组织、工艺复杂等特点,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影响,提高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什么要选择在凌晨时分施工?

据介绍,因桥体上跨广珠城际铁路,为了铁路运营的安全,转体施工必须在零点至4点半的天窗期内进行。

中开高速最新进展

2023年,中山段已完成投资46.81亿元,占年计划50.60亿元的92.51%,累计完成投资229.67亿元,占中山段总投资额288.85亿元的79.51%。

中山段桥梁桩基累计完成99.84%,承台累计完成99.9%,墩柱累计完成99%,盖梁累计完成97.3%,箱梁预制累计完成100%,箱梁架设累计完成96.05%,路基工程完成94.3%,山岭隧道完成100%,下穿隧道完成91.79%。

江门段已于2023年1月12日全线建成通车。中山段计划2024年与深中通道同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