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珠海举办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宣讲新闻发布会

为持续提高农民种粮和基层抓粮积极性,加大举办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力度粮食市农业农村局于2023年年底印发《2024-2026年珠海市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生产生产扶持政策措施》(以下简称《粮食扶持政策》)。3月1日,扶持扶持发布珠海举办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宣讲新闻发布会,珠海政策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李洪、宣讲新闻斗门区副区长刘芝茵、加大举办市发展和改革局四级调研员颜宪鑫、粮食力度粮食市粮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小彬围绕我市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有关情况,生产生产就各自领域推进成效进行介绍。扶持扶持发布

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扶持范围不断拓宽

眼下正是珠海政策春耕备耕时节,《粮食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方案赶在春耕前印发,宣讲新闻为农民带来了定心丸。加大举办发布会上,粮食力度粮食李洪提到,生产生产珠海春耕意向摸底发现,计划种植粮食面积约4.5万亩,较2023年增加6.7%。

2004年以来,珠海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进行了9次新增或调整,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扶持范围也不断拓宽。比如,水稻种植补贴标准从2004年的每造每亩补贴20元,提升到目前的300元,连种两造每亩还额外奖励1000元。补贴范围从单一水稻拓展到玉米、薯类和大豆等。

李洪指出,此次出台的《粮食扶持政策》将2021年出台的扶持政策和2022年出台的种粮奖励等激励措施进行合并,覆盖粮食生产多个环节,扶持力度大,结合我市粮食政策性保险保费全免费、水稻无人机统防统治植保作业农药统一配送、水稻机械化插秧同步侧深施肥作业进行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有力的粮食生产者收益保障机制,能很好地稳定广大种粮户对种粮收益的预期,持续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值得关注的是,《粮食扶持政策》还加大了水稻种子储备力度。市级每年安排资金专门用于储备水稻应急种子,新修订政策后,该项扶持资金增加50%,并探索结合水稻种子储备工作,在保障自然灾害后粮食生产用种安全的基础上,允许使用结余储备种子有序推进良种更替,提高粮食良种覆盖率和储备种子使用效益。

此外,为减少病虫害及自然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引导水稻种植户规范田间管理,在《粮食扶持政策》配套实施方案中,首次明确水稻插秧应遵循的农时,若非自然条件等特殊原因无法按期种植的,将不予认定补贴面积。同时,对无人机植保作业首次提出“红黄牌”管理制度,引导植保作业组织提高作业水平,打好“虫口夺粮”主动仗。

粮食面积实现大幅增加

强农惠农政策持续落实

据介绍,珠海市上一次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于2021年印发,实施效果显著。一方面,粮食面积大幅增加,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8.05万亩,较2021年增长7.95%,其中大豆播种面积0.29万亩,较2021年增长293%。

另一方面,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珠海在全省率先开展无人机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植保作业,已基本实现全覆盖;结合机械化插秧作业补贴,珠海率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2023年推广2.5万亩次,推广面积较2021年增长超66%,是全省推广覆盖率最大的地级市;2023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28%,位居全省前列。随着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的实施,珠海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成效显著,切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此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也保障了粮食生产用种安全。为了避免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引发用种紧张,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市内粮食生产,保证粮食有效供给,2021年至2023年,市财政每年安排项目资金用于购买水稻应急种子,为应急种植、水稻良种推广、大田改造种植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洪表示,预期新政策可持续维护农民种粮和基层抓粮积极性,加大优良品种推广覆盖率,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接下来,珠海将聚焦“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抓紧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在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方面,充分发掘粮食生产潜力,持续调动种粮积极性,继续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以科技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珠海粮食种植大区,斗门区正持续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动力。刘芝茵表示,斗门区2023年发放种粮补贴及奖励共4955万元,另外还发放机插秧作业补贴339.41万元、无人机植保作业补贴226.98万元,同时做好无人机统防统治植保作业农药统一配送、粮食政策性保险保费全免费等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落地,充分调动群众种粮和基层抓粮的两个积极性,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源动力。

聚焦三个“大力推进”

推动储存环节节粮减损

珠海农控集团及下属的珠海粮食集团是珠海米袋子工程的具体承载主体,也是市属国企中唯一从事粮食产业的企业,在保障珠海粮食安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小彬表示,聚焦珠海粮食安全,珠海粮食集团采取了一系列相应举措,其中在粮食生产方面,根据珠海是粮食主销区的实际情况,在省内清远、省外江西等地建立现代化种植基地,掌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过万亩,并与江西、湖北、江苏、安徽等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企业签订协议,保障粮源稳定。

在粮食储存方面,目前珠海粮食集团市内粮食仓储能力达30万吨。其中,珠海中心粮库是市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科学储粮技术最全面的现代化综合性粮库,总仓容规模24.59万吨。此外,粮库二期项目已于2023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保障珠海粮食安全的重要压舱石。

发布会上,颜宪鑫提到,按照省粮食安全和应急物资保障“十四五”规划要求,珠海大力推动储存环节粮食节粮减损有关工作,聚焦三个“大力推进”,即大力推进仓储建设、大力推进技术升级、大力推进普法宣传,不断强化工作实效。

据介绍,在推进仓储建设方面,以集聚、新建扩建粮食仓储设施为重点,建成使用市中心粮库、香洲新粮库等一批现代化粮库,结合储备轮换,淘汰莲溪粮库等7个老旧粮仓,将全市地方储备粮集约储存,实现地方储备粮“四散化”流通、信息化监管全覆盖。目前,各区粮库二期项目均已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