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葵”环流中心已到粤西,接下来暴雨要下到哪里去

从昨日开始,海葵一场范围较大的环流极端降雨席卷珠三角;此外,粤东粤北的中心雨势同样较猛烈。

广东降雨冲上全国榜首,已到粤西多地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接下大范围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启动……

这一切究竟是暴雨如何发生的?接下来哪些地方还将有暴雨?记者带你了解。

9月8日,中心从河源赶来的已到粤西蓝天救援队救援人员在深圳市罗湖区友谊商业大厦附近转移被困市民。图源:新华社
9月8日,接下从河源赶来的暴雨蓝天救援队救援人员在深圳市罗湖区友谊商业大厦附近转移被困市民。图源:新华社

雨有多大?

多地累积降雨量打破历史极值

这次广东的海葵雨究竟有多大?一个个被打破的降雨量纪录说明了问题。

在广州,环流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降水过程。中心

广州市气象台统计显示,按广州市暴雨过程影响指数及等级划分标准,9月7日8时到8日8时的降雨达到特别严重影响级别,为近10年第3强暴雨过程。其中,荔湾、海珠、天河等9区均发布最高级别暴雨红色预警,这也是广州两年内首次大范围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广州越秀区小北路(北行)有大树倒伏。图源:广州交通电台
广州越秀区小北路(北行)有大树倒伏。图源:广州交通电台

持续强降雨接连打破广州多区降雨极值——

番禺区5个气象站打破番禺区24小时雨量记录,南村镇梅山村录得409.5毫米(7日9时-8日8时)的最高记录;

天河区五山街东莞庄路站录得12小时雨量288.9毫米(7日20时-8日07时),打破天河区历史12小时雨量记录;

海珠区华洲街小洲村录得24小时雨量372.1毫米(7日9时-8日8时),打破海珠区历史24小时雨量记录。

在深圳,7日17时-8日6时全市的最大累积雨量,2小时195.8毫米、3小时246.8毫米、6小时349.7毫米、12小时465.5毫米,直接打破深圳自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4项历史极值。而截至8日14时,随着过去72小时罗湖小梧桐雨量达到614.6毫米(原纪录:611.1毫米),成为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7项历史极值。

深圳特大暴雨打破7项历史极值。图源:深圳天气
深圳特大暴雨打破7项历史极值。图源:深圳天气

东莞也从7日到8日早上起出现持续性降雨,为当地2008年6月13日以来的最强降雨。截至9月8日8时,过去24小时,东莞各镇街雨量均超过100毫米,达到大暴雨级别,最大降雨量长安镇更是达到425.3毫米级别。

放眼全国,广东多地降雨也持续霸榜全国。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从9月8日6时-11时,以6小时降雨量统计,佛山顺德、深圳、珠海等9市县进入全国前10。从1小时降雨量看,在8日11时,江门新会、鹤山及云浮等8个市县也位列全国前10。

截至9月8日14时,珠三角的强降雨还在继续,降雨量极值或将继续突破。同时,雨带正在西移,粤西多地降雨正增强。

雨从哪来?

台风残余环流、季风和弱冷空气“联手制造”

这场雨究竟从哪里来的?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介绍,“始作俑者”是“海葵”残余环流、西南季风与偏东气流。

回顾“海葵”的发展过程,它在5日5时20分前后登陆福建东山县,随后在当日6时45分前后再次登陆饶平县,此后以偏西方向深入广东内陆。并最终在6日17时,因强度降低,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虽然台风停编,但“海葵”的残余环流继续向西移动。事实上,从登陆以来,“海葵”就是“水货”,给福建、粤东多地带来大范围强降雨。

在7日上午前后,“海葵”的残余环流中心移入广州,大致从9月7日下午起,暴雨带也逐渐西移,珠三角开启猛烈暴雨模式。

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海葵”其实登陆已经超过3天,为何还能“赖着不走”制造这场特大暴雨?

首先,与“海葵”的位置有关,它虽在陆地移动,但距离海洋不远,水汽供应渠道相对畅通。

更关键的是,此时西南季风恰好有所增强,从7日夜间起持续向珠三角输送水汽,为“海葵”残余环流带来充足水汽,也帮助维持环流“弱而不死”,一直在广东逗留。

同时,东海又有弱冷空气南下,偏东(东南)气流与“海葵”残余环流的东侧交汇,冷暖空气相遇,强降雨云团源源不断生成,而珠三角恰好在这一交汇处。

截至今天14:55,佛山、江门、云浮、中山、肇庆等地(15个)暴雨红色预警生效中。图源:广东天气
截至今天14:55,佛山、江门、云浮、中山、肇庆等地(15个)暴雨红色预警生效中。图源:广东天气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珠三角等地遭遇降雨“列车效应”。

杨国杰解释,这一效应是指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的,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块铁轨一样”。

广州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傅佩玲介绍,由于引导气流较弱,“海葵”残余环流移动速度非常缓慢,导致螺旋雨带停滞少动,强降雨从头到尾不断经过珠三角地区,形成有利于雨量积累的“列车效应”,最终导致持续暴雨过程的产生。

雨下多久?

9日粤西、珠三角仍要重点防御

目前,珠三角、粤西多地仍在下雨,人们更关心,这次强降雨要持续多久?

在8日上午9时左右,省气象台发布消息,预计“海葵”残余环流仍将在广东上空维持大约36小时,缓慢向西移动。

杨国杰告诉南方+记者,截至8日14时,“海葵”残余环流中心大致在云浮、茂名和阳江交界处,移动仍比较缓慢。随后它将继续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研究员彭世球也认为,从目前看,台风“海葵”的残余环流持续往西南方向移动,今晚开始会移动到粤西一带(如阳江等地)。雨还会继续下,但对广州、深圳、香港的影响会逐步减小。

广东省暴雨预警信息实时分布图。图源:广东天气
广东省暴雨预警信息实时分布图。图源:广东天气

省气象台预计,受“海葵”残余环流和季风影响,8-9日,珠三角、粤西市县仍有强降水,10-11日,南部市县有中雨到大雨,局部暴雨。

具体来看——

8日,珠三角市县有暴雨或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云浮、茂名、阳江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湛江有雷阵雨;

9日,粤西市县、珠三角南部市县有大雨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余市县多云到阴天,有阵雨;

10-11日,广东南部市县有大雨,局部暴雨,其余市县多云,有分散阵雨。

广州市区,8日,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最高气温27℃左右;9-10日,多云到阴天,有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气温24℃-30℃;11日,多云,有分散阵雨,气温24℃-33℃。

深圳市区,预计8日白天至10日仍有暴雨局部大暴雨,11日降雨明显减弱。其中,9-10日降雨仍较频密,局地可达暴雨或以上;11日多云,有短时阵雨。

9月8日的深圳,人们在暴雨中出行。图源:新华社
9月8日的深圳,人们在暴雨中出行。图源:新华社

受持续降雨影响,广东多条江河出现较大涨水过程,省水文局已于9月8日2时将防汛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数据显示,9月7日8时至8日12时,全省累计有24条河流28个水文站超警戒。预计9月8日至9日,广东珠三角西部(佛山、中山、珠海)、肇庆、云浮、粤西沿海(江门、阳江、茂名)部分中小河流将出现一次2-5米的涨水过程,部分站点的水位可能超过警戒水位。

广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源:广东天气
广东省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图源:广东天气

多个部门就此发出提醒。

省气象局提醒,我省仍有强降水,需继续防御强降水引发的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省水文局提醒,部分河流需重点关注。包括珠三角:淡水河、石马河。粤西:新兴江、潭江、漠阳江、罗定江、鉴江、袂花江部分支流。西江:西江干流沿线的云浮、肇庆市部分小河流(建城河、悦城河等)贺江及其支流。北江:绥江上游。

当前,请大家继续加强防范,主动防灾避险!非必要少出门、不出门,开车出行时尽量避免驶入积水区和地势低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