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的说丨强化寄递“末梢建设” 让服务便民更入心

末端投递能力关系城乡寄递“最后一公里”乃至“最后一百米”的末梢建设畅通。珠海市邮政管理局表示,媒的民更今年以来,说丨我市已新增末端寄递服务网点310处,强化全市邮政、寄递快递末端设施已达2801处,让服入心通过加强“末梢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覆盖城乡、末梢建设普及民生的媒的民更邮政寄递体系。(详见《珠海特区报》12月14日04版)

微信图片_20200525193754.jpg

快递能否顺畅送达用户手中,说丨不仅关乎服务满意度,强化还是寄递不少快递投诉、纠纷的让服入心直接导火索,特别是末梢建设快递投送的“最后一百米”,更是媒的民更相关投诉、纠纷的说丨“重灾区”——快递员的工作效率与快递物品的安全送达、便利交接之间,都需要找到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平衡点。

对此,及时强化快递投送的“末梢建设”,通过新增末端寄递服务固定网点等举措,让快递服务的触角能广泛深入城乡基层社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邮政、快递企业积极整合各自资源,通过内部挖潜、优势互补,创新合作理念,共同搭建覆盖面更广、服务内容更丰富、寄递保障更有力的立体寄递服务体系。

强化寄递“末梢建设”,关键在于服务末梢能向下延伸多深,距离用户多近。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当然希望自己在享受寄递服务时,花费的时间等成本越低越好,这就对末梢网点或设施的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尽可能多地覆盖用户人群,要尽可能让用户少走路。这需要邮政、快递等企业根据寄递服务的需求热度、用户密度等科学布局,在不影响服务品质的前提下,找到以最少网点服务最多用户的平衡点,让最广泛的用户都能就近享受便利的寄递服务。

强化寄递“末梢建设”,还要实现多元服务与自由选择的高度融合。随着电商的兴旺,快递物流市场的高度繁荣,寄递服务愈发多元,相关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在价格、寄递品类、投送效率等方面也各有特色,这就要求在搭建寄递末梢时,要尽可能多地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发挥邮政、快递投送、交通运输等不同细分领域的特长,多方联动、共同建设,一方面避免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由此更好地提升服务体验。

什么是服务便民?就是一切要从方便用户的角度去考虑。寄递服务如此,更多的民生服务也应如此。我们期待,有更多类似末梢服务网点的举措继续推出,让群众可以就近、更近地享受到各类实惠的便民服务,让服务真正地通达民意、直达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