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票粤港“一单两报”货物经港珠澳大桥口岸顺利抵港

12月27日下午,一单两报珠海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首票顺利报关员黄莹在广东“单一窗口”系统提交了预配舱单申报信息,半小时后他在查询界面就已经收到“内地舱单审核回执”和“香港ROCARS审核回执”,粤港这意味着内地海关舱单系统及香港道路货物资料系统都已成功接收并校验通过申报信息,货物此时黄莹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经港笑容,这是珠澳他们公司首票实单试运行使用粤港公路舱单“一单两报”。

当日,大桥抵港以“一单两报”方式申报的口岸水产货物抵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经“一站式”卡口快速验放后顺利抵达香港。一单两报今后企业通过“一单两报”服务功能即可实现跨境舱单信息在粤港两地的首票顺利“一次录入,两地使用”,粤港大幅减少了申报数据的货物重复录入,粤港口岸通关将更加便利。经港

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对粤港“一单两报”货物进行查验。珠澳

作为首家体验粤港公路舱单“一单两报”功能的大桥抵港企业,珠海海淼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翁锡鹏表示,按照原有规定,企业在货物通关前需要向内地、香港海关分别录入申报舱单数据,且申报字段要求、申报时限要求都不同,“一单两报”功能上线让企业一次性即可完成两地申报数据录入,每票货物申报时间可以节约半个小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申报差错风险,既省时又省力。

港珠澳大桥海关验放粤港“一单两报”货物。

据介绍,粤港“一单两报”是一项粤港通关便利新举措,属于智慧海关建设业务应用场景之一。在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指导下,海关总署广东分署会同广东省商务厅(省口岸办)组织协调深圳、拱北海关与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香港海关共同推动实施。该服务功能依托广东“单一窗口”,通过电子化、信息化手段为内地和香港企业公路口岸货物通关提供“一单两报”服务,境内舱单传输人仅需一次申报录入,在内地预配舱单电子传输时,可同步转译生成香港进口货物运输资料并推送至香港道路货物资料系统,经境外企业确认后即可完成申报操作。预计香港企业在港录入数据必填项由9项减少为0项。

“粤港‘一单两报’服务功能推进了粤港两地企业舱单录入数据的共享互用,缩减了内地和香港企业间的沟通耗时和文件传输量,减少了企业重复录入,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有效提升了港珠澳大桥口岸的货物通关能力,助力港珠澳大桥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副关长刘彦君说。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科技处副处长吴鸿烨表示,海关将继续聚焦粤港澳三地企业在通关申报方面的痛点、堵点、难点,立足企业诉求,在满足数据隐私、安全和监管要求的前提下,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拓宽粤港澳大湾区“一单两报”业务覆盖范围,通过“一单两报”推动粤港澳三地跨境贸易数据共享共用,促进大湾区贸易便利化,推动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大湾区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