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善看临夏】搬进“暖心房” 喜圆“安居梦” ——东乡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综述

微信图片_20240102123406.jpg

微信图片_20240102123713.png

记者赵好飞通讯员马利军

走进东乡县达板镇拱北滩社区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暖心房只见一栋栋楼房整齐排列,民生梦整洁的改善工作柏油路穿行而过,小区周边党群服务中心、看临学校、夏搬县生医院、进喜就业工厂和公交车站等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安居群众正享受着就业、上学、东乡地质看病和购物“足不出区”的态及便利,“搬得出、灾害综述稳得住、避险搬迁能就业、暖心房生活好、民生梦能融入”的改善工作搬迁目标已变为现实。

3386bf27-6f9b-493b-a8bf-dcfb00c3d2b3.jpg.jpg

东乡县是看临全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全县摸排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816处,严重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该县立足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和治理难度大的县情实际,抢抓省上为民办实事政策机遇,全面启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建设,确定以城镇楼房为主、农村集中安置为辅的安置方式,一批又一批偏远山区的群众走出大山,搬进新家园。

据东乡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该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通过楼房集中安置、农村集中安置和县外商品房安置方式,让地质灾害隐患点600户、3224名群众圆了“安居梦”。其中,在达板镇、河滩镇和锁南镇楼房集中安置387户,在五家乡卡家村、那勒寺镇南门村等乡镇及其余乡镇安置点(自建房)集中安置73户,户籍在本县内且有意愿向县外搬迁的、楼房分散安置140户。去年,该县各乡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总体入住率达到95%以上,实现“当年规划选址、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搬迁入住”目标。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但对搬进拱北滩社区和谐家苑的马萱来说,心里十分温暖。连日来,趁着天气晴好,马萱把自家新居收拾得格外整洁,看着宽敞明亮的客厅、干净整洁的厨房和温馨舒适的卧室,满满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子女上学问题,也帮助马萱落实了就业问题。如今,全家人的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我老家是大树乡杨家村的,那里条件艰苦,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不方便。赶上易地搬迁的好政策,我们去年5月搬到这里。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学、看病、购物,我在物业服务中心上班,顾家上班两不误。”马萱感慨地说。

像马萱这样生活在地质灾害区、没有经济能力搬家的群众不在少数。为此,东乡县对有意愿搬迁的群众逐户进行摸底排查,最终按照地质灾害、生态敏感等不同区域和一二类低保户、一般户等不同属性,制定“10+5+N”的差异化补助政策,搬迁家庭可享受最高补助25万元,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为帮助搬迁群众适应多方面转变,该县以稳增收为重点,依托就业工厂,满足搬迁群众稳定就业需求。积极开发保洁、绿化、保安、门卫、楼长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吸纳中老年、妇女等劳动能力弱、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搬到达板镇后,生活条件好了。在这里,从幼儿园到高中,孩子们上学方便得很。我老家搬到这里的人很多,都在附近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谈起搬迁后的变化,拱北滩社区石榴家苑居民何国良难掩喜悦。

为有效助推搬迁群众身份融入、情感融入、文化融入和习惯融入,拓宽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广度和深度,该县全面加快各搬迁安置点基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改善一批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建设县中西医结合医院、锁南社区医院、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村级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组织开展送医下乡、文化下乡、消防演练及生活安全知识宣传等活动。

搬新家,焕新颜。该县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任务,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如今,搬迁安置点的群众,用勤劳的双手谱写着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