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厦全国政协委员谢素原:建设“中试研究院” 促进成果转化

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厦政协转化“新质生产力”成为许多代表、全国委员关注的谢素焦点。住厦全国政协委员、原建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立足本职研究及行业调研,设中试研提出建设“中试研究院”的究院建议,以促进新材料成果转化,促进成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住厦政协转化

中试,即中间性试验,谢素是原建把处在试制阶段的新产品转化到生产过程的过渡性试验,在化工、设中试研新材料、究院医药等领域成果转化中尤为重要。促进成果谢素原介绍,住厦政协转化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只有30%。

目前,在基础材料领域,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的深度和广度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涵盖工业催化、光电转换、电子信息等诸多关键领域。但与基础研究的优势相比,我国缺乏中试龙头基地、自主可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十分突出,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求。

为此,谢素原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相关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共同牵头,建立“中试研究院”,并发动成立“中试专项配套基金”,着重对可以有力推动技术迭代的基础材料领域重大研究成果给予支持,促进中试工作顺利完成,加快转化为产业应用。建议制定中试熟化支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建设产业链中试平台,完善全链条服务能力,力争在事关基础材料生产的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率先落地启动。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全国多地均积极布局中试平台(基地)。针对资金、资源相对分散,聚合有限的情况,谢素原建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地方已投建和正在申报的基础材料中试平台(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摸底,厘清并建立平台(基地)清单和服务资源目录,研究制定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