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浮滨:农用无人机助茶农防治病虫害

untigdatled.png
 农用无人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示范推广暨技术培训活动吸引了不少茶农参与。 本报记者 杨燕芳 摄

 

  􀳊 本报记者 杨燕芳

  8日下午,饶平县浮滨镇东里村的农用茶园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一架装满药水的农用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无人操控下,无人机在茶园里灵活自如地盘旋穿梭,机助时而上升、茶农下降,病虫时而移动、饶平定住,浮滨防治喷洒的农用药水均匀地落在茶树叶面上。围观的无人茶农见此纷纷拿出手机拍摄,拍下这位特殊朋友的机助“飒爽英姿”,还有人上前咨询具体使用效果等相关事宜。茶农

  据介绍,这场现场展示观摩是饶平我市农用无人机茶园病虫害防治示范推广暨技术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活动由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农机处联合举办,邀请了浮滨镇当地茶叶种植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东里村茶叶种植户等现场观摩无人机操作并参加茶树病虫害控制和治理试验示范培训。

  在演示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廖静兰介绍称,“一架农用无人机载重药水可达16公斤,一天可作业100至150亩茶园,相当于2名喷药工5至6天的工作量,不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针对茶农们最关心的防治效果,她也详细进行说明,由于无人机旋翼会产生向下气流,药液雾化、雾滴更小,能喷洒到作物更多表面,喷洒均匀,药液更易在叶片上附着,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

  作为东里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成源希望,项目能在村里得到更多人的支持,更大范围的推广,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人工喷药的话,每片茶园的喷药时间很难统一,导致喷过药的茶园虫子跑到隔壁还没喷药的,虫害无法根除,甚至出现重复喷药的现象。”

  市农机处农机安全监理科科长许庆浩表示,农用无人机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前期已经在实验基地做过技术实验,效果和优势对比人工非常明显,具有省工、省时、省药等优点,可减少15%至30%的农药,能够实现统防统治,规范科学用药,有利于食品安全。接下来将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大项目示范推广力度,推进我市茶叶全程机械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