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红曲”的保健品我们还能吃吗?

日企小林制药红曲保健品事件持续发酵。红曲

3月28日,含的还小林制药发布消息称,保健27日公司收到通报,品们又有2名服用该公司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的红曲消费者死亡。截至目前,含的还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死亡的保健消费者人数已达到4人。另据共同社27日报道,品们服用问题保健品后住院的红曲人数已上升至106人。

同日,含的还小林制药公司社长小林章浩在于大阪举行的保健非公开股东大会上致歉称,服用该公司销售的品们红曲胆固醇颗粒等产品的消费者出现肾脏疾病等,对此深表歉意。红曲28日,含的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保健必须努力查明原因,并考虑采取一切必要对应措施。

根据央视财经消息,小林制药公司公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日本国内,将根据商品种类和数量进行赔偿,一件商品赔偿25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0元)的代金券。针对中国大陆方面的赔偿问题,目前还在商议阶段,具体的一些情况,我们目前还无法回答。”

28日,小林制药官网第五次更新有关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召回公告。
28日,小林制药官网第五次更新有关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召回公告。

此前,记者曾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对方表示,消费者如持有公司含红曲成分的保健产品,可自行将产品邮寄至小林制药中国公司申请退款。如留存购买时的发票,则按照发票所示的购买数量,根据官网日元价格折算汇率后退款;如无发票留存,则按照寄回商品的数量折价退款。小林制药中国公司客服表示,目前暂未接到中国消费者使用产品后身体不适的情况反映。

风波中心的红曲是什么?

此次涉事被召回的三款产品分别为小林制药公司生产的红曲胆固醇颗粒、纳豆激酶颗粒以及降胆固醇健康辅助颗粒,都是以含有红曲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为主要卖点,这三款产品在日本的普通药妆店均可购买。

此次风波,让红曲进入了许多人的视野。那么,红曲到底是什么?

红曲,也叫红曲红、红曲霉、红曲米,以大米、大豆为主要原料,用曲霉科真菌红曲霉菌发酵而成,起源于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早在汉代已经在民间普及。

广东省中医药局官网将国内生产的红曲分为三类,分别是酿酒红曲、色素红曲和功能红曲。

酿酒红曲的糖化力高、酯化力强、有独特的曲香,广泛用于各种黄酒、白酒、醋、酱的酿造。

色素红曲的色价很高,是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通常用于肉制品、腐乳等食品的着色。

功能红曲是指以大米为原料,用纯培养的红曲菌发酵生成的含发酵自然产生的莫纳可林K(又称洛伐他汀)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红曲,常被用做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原材料。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选取特定的菌种进行发酵,才能诱导红曲中产生洛伐他汀类物质,从而产生降血脂效果。

莫纳可林K作为降血脂的化学成分出现,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科学家从红曲发酵液中发现并分离而得,研究者进而发现其能显著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经过科学家们对红曲更深入的研究,1987年,第一代他汀类降脂药——洛伐他汀诞生,并在美国FDA正式批准上市。洛伐他汀凭着卓越的降胆固醇(TC)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作用,上市不久后便马上跻身世界十大畅销药行列,成为当时瞩目全球的“重磅炸弹式药物”。

于是,洛伐他汀的源头红曲也被许多食品和保健品行业拿来,宣称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共有157条登记在册的红曲类相关保健食品。京都念慈庵、江中制药、汤臣倍健、同仁堂、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等国内知名药企均有红曲胶囊相关产品在售。

桔霉素:部分红曲食品可能的风险来源

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的高级医学顾问庄时利和向记者表示,实际上,红曲食品并不能代替他汀类药物,可能也很难起到降血脂作用:“因为正常红曲食品中含有的洛伐他汀类物质是极少的,而且很多还有高盐(比如腐乳),几乎不可能起到降血脂作用。”

他提到,2019年的一项研究综述就曾表明,没有证据表明红曲米可以自然降低或者维持胆固醇水平。在2020年另外一项研究当中,发现并非所有的红曲米都含有莫纳可林K,但还有一些品牌的红曲米却含有过量莫纳可林K,可能导致相关的不良反应。

目前,小林制药公司表示正在确认该死亡事件是否与公司所生产的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存在因果关系,本月16日就曾有日媒报道指出,分析结果显示小林制药公司部分红曲原料中可能含有未知成分。

庄时利和指出,红曲食品可能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一种物质——桔霉素。

“红曲食品是发酵而来的,而发酵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有害的代谢产物——桔霉素(也叫桔青霉素)。”庄时利和介绍,在动物试验中,桔霉素具有很明确的肾毒性,这也是欧美各国在食品和饲料中严格控制的毒素之一,这些国家对于食用功能红曲也在不断收紧。

庄时利和提醒,所有红曲米或含红曲食品都不可以宣称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其中一部分红曲米产品可能含有桔霉素污染,有肾功能损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