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主心骨”撑起新业态发展基本盘

  本报记者 詹妙蓉

  随着快递物流、主心骨外卖配送、党建网约出行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兴起,撑起大量新就业群体涌现,新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成为摆在组织部门面前的展基一道新课题。

  近年来,本盘我市切实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主心骨通过强化摸排机制、党建加强组建力度、撑起提升管理服务质量等举措,新业持续扩大党的展基组织和工作在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中的本盘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截至目前,主心骨全市共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企业268家,党建员工3045人,撑起有党员的企业48家。

  党建引领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

  作为全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湘桥区官塘镇积极探索在电商、直播“网红”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延伸组织触角,挖掘组织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模式。去年8月揭牌成立的湘桥区韩东特色产业科创园,便是党建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韩东科创园成立后,官塘镇党委第一时间派出党建指导员,并于去年12月成立韩东科创园党支部。官塘镇党委坚持选好“头雁”,由年轻回乡就业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强化培训指导,提升履职能力;坚持资源共享,配置多功能培训室,配备电脑、投影仪、课桌椅等硬件设施,联结镇委党校设立为分教点,定期免费开办电子商务知识讲座,为农村党员、青年充电赋能;坚持优化服务,积极提供政策优惠和创业扶持,对落户科创园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租金减免、协助招聘、政策咨询等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新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组织正确领导,企业发展壮大和党建工作氛围密切相关。”韩东科创园党支部书记陈荣珊说,目前科创园党支部有3名党员,园区内目前入驻企业11家,有餐饮、农副食品加工业、直播电商等多种业态。科创园党支部打通多元化引才渠道,通过现场招聘会、校园招聘会、网络平台招聘、大学生座谈会等方式,把在外的优秀人才引进来、在内的乡土人才请出来。

  如今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也更多元化。陈荣珊介绍,科创园党支部组织青年电商知识培训,开展网商运营培训、短视频制作、乡村服务官等培训课程,累计培训300人次。该支部致力把优秀电商人才培养成党员,目前已有3人递交入党申请书。潮州臻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入党积极分子陈滨便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支部成立后,我第一时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作为一个回乡再创业的电商人,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更多的青年创业就业,为家乡产业发展出一份力,非常有意义。”

  官塘镇特色产业亮点纷呈,全镇共有200多家大大小小的牛肉丸生产商,燕窝果、番石榴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对此,韩东科创园党支部引进熟悉当地特色产业的电商团队,对商户开展培训和助农直播,帮助农户将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让更多人品尝到潮州美食。科创园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园区发展优势,把党组织的活力转化为园区发展的不竭动力、转化为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助推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高考期间,贴有“爱心送考车”字样的车辆在一高考考点外缓缓停下,司机陈师傅对考生乘客说:“考完试如果有需要乘车,就打电话给我们。”陈师傅每次送考完毕都会主动提醒学生,让有乘车需求的考生得到妥善安排。他说:“我是一名滴滴司机,更是一名党员,能参加这次志愿活动,为高考学子送爱心,感到很开心。”

  原来,司机陈师傅是“党员先锋车队”的成员。今年5月,该车队在市委组织部、市委两新工委、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由滴滴出行潮州分公司组建而成。车队的第一次活动就是为高考学子“爱心送考”。

  “请扩散!免费搭乘,招手即停!潮州网约车党员先锋队护航高考。”高考前夕,“爱心送考”的倡议一发出,得到党员司机们的热烈响应,报名的党员司机超过40人。经过综合筛选,20名司机师傅成为首批送考车队队员,另有20名作为后备应急响应车队队员。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高考期间,党员司机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线上线下随时待命,为市金山中学、市高级中学、瓷都中学、华侨中学等考点考生提供免费送考服务。

  “暖心行动,为民办好事”“雷锋精神代代传”……高考3天,党员先锋车队接送学生超过180人次,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称赞。党员司机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很有意义,明年还会继续参加爱心送考,也希望党组织组织更多公益活动,让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志愿服务有机结合。

  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水平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战场”。对此,我市充分发挥市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作用,出台《关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压实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行业党组织和属地党组织责任,织密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两张网”,构建起行业管理部门纵向推动、园区等聚集区横向拓展、镇街村居兜底管理的工作体系。

  同时,对全市范围内非公企业进行“地毯式”摸底排查,重点了解企业经营范围、运行现状、职工人数、党员数量等信息,实行动态精准化管理,为推进新业态领域“两个覆盖”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建立挂片领导挂点联系工作制度,加强党建业务指导,提升摸排精准性和有效性。

  新兴业态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我市突出因企制宜,引导新业态企业、新就业群体负责人和党员认识新时期党的工作的重要性,对新兴业态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坚持灵活组建,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做到“应建尽建”。目前,全市新兴业态公司已成立党组织30个,其中单独组建党组织23个,联合党组织7个。

  如何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水平?我市通过加强业务培训、规范组织建设、落实经费保障等举措,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持续向好发展。其中,我市采取市级示范、县区重点、行业党委兜底方式,利用镇街党校、红色教育基地等平台,抓好教育培训,提升党务工作者综合素质。结合新就业群体人员分散、流动频繁、线下组织生活难以开展等实际情况,指导新业态党组织综合运用网上主题党日、线上党课等方式,创新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在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方面,我市依托各类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服务资源,建立“暖心驿站”“小哥之家”等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充电宝、医疗救急用品、雨衣雨伞等物品,做好快递外卖小哥、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和权益保障,切实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