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花开石榴红 携手奋进新征程——临夏县易福社区“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创建侧记

QQ截图20220512092643.png

记者 马正兰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社区石榴手奋式精神力量之魂。花开红携红石互嵌近年来,进新建侧记临夏县韩集镇易福社区党支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征程展示以“构建‘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社区”为目标,临夏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县易形成了各族居民共居共学、福社范社共建共享、区l群众区创共事共乐的各族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实施后续产业扶持,着力帮助群众增加收入,易福社区呈现出民族团结、社区石榴手奋式宗教和顺、花开红携红石互嵌社会稳定、进新建侧记经济发展的征程展示良好局面。

据悉,易福社区成立于2020年7月,服务易地搬迁双城安置点800户、3973人,居民主要来自全县22个乡镇、123个村,有汉族、回族、东乡族、藏族、保安族、土族等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43.3%,构成了相互嵌入式社区的基础,现已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形成了“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相互嵌入式民族团结社区生活模式。

在共居共学中筑牢民族互融根基

“社区搭建好平台,让各族居民聚到了一起,通过举办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喜迎元宵佳节,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都特别开心。”该社区汉族居民赵平告诉记者,大家除了学习各民族习俗、文化知识外,还能一起学习少数民族舞蹈、打乒乓球等,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已成为常态。

7923c18a-b69a-4921-b21d-b764165aeed0.jpg.jpg

志愿者为留守老人打扫卫生

记者了解到,该社区充分利用党员学习日、老年协会学习日、各民族微课堂等阵地,促进各族党员、群众互相交流,面向党员干部实施“铸魂”工程,面向社会开展“强基”工程,打造“行走的铸牢课堂”,精心编排配乐诗朗诵、民族团结歌曲等节目,让学习从照本宣科变为寓教于乐;成立“石榴籽”宣讲团,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活动视频,进行直播,广泛宣传民族团结知识、惠民政策,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社区居民从全县22个乡镇搬迁而来,民族习俗、生活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快居民相互融入的步伐,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易福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海明说。

自社区成立以来,在民族团结工作开展过程中,以提升嵌入式居住环境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效抓手,积极建立和打造各民族相互嵌入式居住结构和社区环境,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各民族群众在共居共学中绘就了“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美好画卷。

在共建共享中打造幸福家园

“李爷爷,祝您元宵节快乐!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每年社区党支部书记带领社区民警、志愿者来到革命老兵家中,慰问老同志,并与他们一起共度佳节。李海明说,大力弘扬双拥优良传统,营造浓厚的拥军优属氛围,厚植军民鱼水深情,是易福社区推进创建互嵌式社区的重要举措之一。

218e1bba-b702-47b0-affc-49ba8b3e52f1.jpg.jpg

慰问各民族老党员

做好社区共建共治,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创建居民褒扬惩戒和失德行为约谈等制度;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充分发挥社区民情接待室、社区警务室、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作用,开展居委会成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议事工作,收集社情民意,解决居民诉求。

实现人人共享、居民共同享有社区社会治理成果,是社区社会治理的目标。居民共享社区资源、环境、空间,小区停车合理有序,党建文化墙宣传深入人心,老人小孩在广场上愉快休息、玩耍,“公园式”的小区环境越来越整洁美丽,广大群众生活更有信心,形成了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局面。

在共事共乐中厚植民族团结感情

来自临夏县漫路乡高家沟村下河社的回族小伙王一四夫2017年搬入了双城惠民家园,王一四夫家庭是由回族和藏族两个民族组建起来的,妻子格绒曲珍来自美丽的巴蜀之地,刚开始妻子并不适应临夏饮食习俗,语言也是听不懂、不会讲,邻居回族大姐马法土麦见状后热心地施以援手,耐心教她做馓子、包子等地方美食,格绒曲珍由衷地夸赞感激:“马法土麦大姐真的太好了!生活中帮了我许多,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就业是民生之本,团结之基。为了使小区居民安居乐业,促进各民族居民共同繁荣,社区创新就业渠道与就业方式,促进各民族居民就业。

推出四大支柱产业,根据搬迁群众发展意愿和需求,户均落实产业扶持资金2万元,发展牛肉拉面、布鞋加工等增收产业;为每户搬迁群众提供1座日光温室,鼓励通过自主经营或合作社托管经营的方式发展日光温室种植;在县城成立出租车公司,共计投放50辆出租车,用于搬迁居民发展;在县内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收益主要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薪资发放。

推出四大就近就业方式,县城安置点开发300多个公益性岗位,每个岗位每月补助500元;在县城建设就业工厂2个,帮助搬迁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惠民嘉苑主干道设置夜市摊位摊点增加就业;开展巾帼行动,鼓励居家妇女到高原夏菜基地务工,多渠道增加收入。

近年来,易福社区将社区民族工作与党的建设、文化生活、民生服务等重点工作一体推进,不断丰富拓展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编辑:马宇 责任编辑:孔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