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最后一公里,广州一医院启动儿童安宁疗护项目

  5月28日,守护生命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举办了儿童安宁疗护项目启动会。最后

  会上,公里广州儿童重症监护室陈金璐护士长做了临终关怀项目的医院介绍。她表示,启动临终关怀是儿童以终末期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实践,安宁提供疼痛控制,疗护舒适照护,项目心理精神以及社会支持等。守护生命而儿童临终关怀旨在为患儿和家长提供缓和性和支持性照顾,最后以及在患儿死亡后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公里广州

  在陈金璐的医院讲述中,不同年龄的启动临终患儿对死亡的认知有所不同,从无法理解死亡到有了初步概念,儿童再逐步开始惧怕和痛苦。而父母的痛苦更甚,有研究表明,临终患儿父母的心理应激率达到90%,大多具有自责情绪,且悲伤不能被其他子女的出生所补偿。

  在儿童临终关怀过程中,陈金璐提出要为患儿和家属提供私人空间,协助其进行情绪宣泄,避免父母直面孩子离世的那一刻。

  儿童重症监护室的陈飞燕医生则重点介绍了安宁疗护项目。儿童安宁疗护又叫姑息治疗,旨在针对危重患儿、预后不良或临终患儿,最佳管理其各种临床症状,提供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护理支持,最终提升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并满足其在疾病各个阶段的需求。

  据统计,该院每年死亡患儿200到250例,安宁疗护预计覆盖人数可达700到1000例。在陈飞燕的构想中,安宁疗护团队由多学科成员组成,包括姑息治疗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项目协调员、康复/呼吸治疗师和团队顾问等。她希望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建立,建立安宁疗护会诊和跟踪体系,为患儿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陈飞燕表示,安宁疗护希望通过减轻患儿和家属的身心痛苦,最终平安地实现诊疗转换,协助患儿努力迈向康健,并在面对生命终点时,能够拥有尊严和安宁。

  因此,陈飞燕提出的安宁疗护建设方案有九个方面内容,包括建立病情告知服务,协助临床决策;建立症状管理和舒适护理服务;建立社工辅导服务;建立情绪辅导服务;建立向下转诊服务;建立临床医护、安宁疗护团队支持服务;建立安宁团队督导、培训和交流等。

  接下来,陈飞燕提出2024年度安宁疗护项目具体工作计划,包括建立临终关怀示范病房;建立三院区移动临终关怀病房;优化整合临终关怀流程;逐渐建立安宁疗护体系;招募扩大安宁疗护团队;初步实现安宁疗护会诊和跟踪服务流程。

  陈飞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医院还没有独立的安宁疗护病区,临终关怀服务则把床位设置在儿童院区的重症监护室。未来,安宁疗护团队希望把这项服务拓展到三院区同步进行,设置更多“移动”床位。所谓“移动”,是指服务移动、设施移动。同时,她希望通过团队的建立,联动整个网络体系,把更多理念传递到社区,和社区形成联动,完成一种连贯性服务。

  南方网、粤学习见习记者 黄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