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把事办成”

  本报记者  林宗楷

  “房产证上的登记信息与事实不符,无法顺利出租,反映这可怎么办?”“我的窗口工作单位调往汕头,忘记带户口簿和身份证,把事办成如何办理个人是办不成事否享受优惠政策证明呢?”“去市政务服务1号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试试,工作人员会帮你解决,反映会把事情办成的窗口”……

  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家门诊”能够解决“疑难杂症”。今年来,把事办成市政数局紧扣省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的办不成事要求,对“难办事直通车”窗口重新挂牌,反映更名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窗口变“难办”的把事办成事办得成,变“办不成”的办不成事事顺利办成,确保群众办事不白跑、反映不扑空、窗口不难办、有人帮,获得了企业和群众一致好评。

  这里办得成事

  今年3月份,陈先生致电向市政务服务大厅“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咨询其本人工作单位调往汕头,但其本人没有带户口簿和身份证,该如何办理个人是否享受优惠政策证明。办理专员接电后,立即告知其本人可直接到市政务服务2号大厅2-4号综合窗口办理。工作人员帮其通过“粤省事”认证,无纸质证明协查房屋查档证明,并免费快递回汕头,无需再跑一次大厅取件。当天下午即办理完毕,让陈先生十分满意。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难办事”直通车窗口)自设立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企业、群众解决诉求约80件,办结率达100%,做到解决一个、带动一批,有效改善了我市政务服务环境。”市政数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能办怎样的事

  “您知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吗?”记者在现场走访发现,不少群众都留意到了这个特别的“小窗口”,但具体受理什么事就不清楚了。

  市政数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难办事”直通车窗口)共受理除涉法、涉诉、涉访及与当前政策法规不符合的事项外共十类“难办事”疑难杂症,按照“受理诉求——情况核实——分级处置——限期反馈——结果核查”的工作流程,办理专员在受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难办事”问题后,对当场能协调解决的问题,现场或当日予以处理并答复反馈;不能当场解决的,将问题派发给相关部门在最长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回复落实,并全程跟踪督办。

  更好服务群众办事

  为更好服务群众,市政数局明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难办事”直通车窗口)三项工作机制。一方面,通过落实办理专员,按AB岗配备业务熟悉、政治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好的人员接待群众来访、听取群众意见、受理群众诉求。另一方面,明确服务规范,建立“办不成事”(“难办事”直通车)反映台账,严格落实窗口服务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服务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此外,健全长效机制,及时归纳总结剖析群众诉求,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确保群众反映类似的问题不再重复出现,最大限度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

  民有所需,政有所为。下一步,市政数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畅通民声民意反馈渠道,健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机制,通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形成合力,破除阻碍群众办成事的隐形壁垒,一起为群众解决“办不成的事”“难办的事”,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和办事体验,持续优化提升我市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