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善雅斗门“平靓正”!港澳游客“最钟意”这里→

春夏时节,平靓正五月美好时光正在延展。爱上

刚刚过去的善雅“五一”假期,珠海共接待游客176.80万人次。斗门这其中,港澳离不开斗门区贡献的游客意里区域力量。

“五一”假期,最钟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再次成为港澳游客最钟意的平靓正去处之一,因为这里的爱上海鲜物优价廉;因为该市场已经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逢年过节,善雅到斗门品尝美食,斗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好山好水好玩,港澳更有好吃的游客意里,一样也不能少!最钟

“五一”假期,平靓正斗门区传统村落以其悠久的历史、华丽的转身,演绎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展示“百千万工程”的新内涵,不少传统村落由此成为网红打卡点,成为打造“村落文化景点”的美好注脚;

“五一”假期,以起龙舟为代表的地道民俗文化活动,已搭建起一个农文旅融合新平台、民间交流新桥梁:龙舟水连绵不断,让粤港澳三地感受“人文湾区、一水同舟;万众一心、赛龙夺锦”精神内涵;

……

凭借独具特色的吃喝玩乐魅力,善雅斗门成为本地、市区、周边游客的不二之选,甚至成为港澳游客心仪的“后花园”。在这个614.32平方千米的“后花园”里,有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本土非遗美食吸引港澳客人,传统村落展现新时代风采,同根同源的民俗活动展现湾区魅力……越来越多的港澳游客轻车熟路一路向北,爱上斗门“平、靓、正”,爱上善雅斗门。

斗门旧街举行武术节目展演。

本土美食吸引港澳游客

“5月1日、2日,每天有500多辆港澳单牌车过来;受天气影响,3-5日少一些,每天有200多辆港澳单牌车。”白藤街道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伟珅介绍说。

“五一”假期,港珠澳大桥推出免收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通行费政策,吸引了大批港澳游客自驾来珠探亲、购物、旅游。继今年春节期间备受青睐之后,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再次成为港澳游客最喜欢的去处之一,因为这里的海鲜生猛、新鲜;因为该市场已经连续四年蝉联全国“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市场”。

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吸引港澳客人。

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2019年实施改革以来,把“诚信经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现提档升级目标,达到既有“烟火气”又有“文明风”。主要举措包括:

2019年8月,市场完成统一秤具改革,“鬼秤”和“缺斤少两”乱象消失;同年9月,推出市场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视频号,可直接受理线上投诉,消费者无需来现场投诉,实行“先行赔付”制度,解决投诉渠道不够畅通、维权难、维权慢等问题;对短斤缺两或以次充好的档铺,施行“挂黄牌警示‘不诚信商家’”机制,奖罚分明;同年10月海鲜“水泥袋”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统一定制的轻薄透明塑料袋,解决了利用厚黑胶袋掺杂掺假等不诚信经营现象。

2022年1月,市场对青蟹绑绳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定制了一批蓝色细绳,实现蟹绳不起秤。去年9月中旬,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成立水产业诚信经营联盟,签订诚信公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整治效果逐渐凸显。一方面,市场日均客、车流量和交易额提升,其年交易额达50亿元,成为华南地区大型水产交易集散地之一;一方面,市场整体环境得到提升,经营秩序日益规范,消费体验越来越便捷舒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

“开车经过港珠澳大桥很快就到了,在这里买海鲜是一百个放心,海鲜自由我已经实现了。”从香港赶过来的“kitty”女士表示,来这里大快朵颐,是她最喜欢的事情。

“五一”期间,在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旁边,斗门白藤·渔乐圈海鲜夜市登场。立体浮雕牌坊、导视牌、氛围灯……海鲜元素灯光花海得到全新升级改造。在以海鲜主题约6000平方米的夜市里,有免费的波士顿龙虾、生蚝5折、小龙虾5折……众多福利俘获了消费者的味蕾。

不必说打造百味海鲜、“全国放心餐饮十佳企业”的井岸镇益利大酒楼,以及凭借优质出品和贴心服务,赢得口碑的白蕉镇金胜美食酒家;不必说,交通便利、海鲜鲜美的斗门镇东海大酒楼,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乾务镇光记海鲜大酒楼;不必说以黄沙蚬闻名遐迩的莲洲镇金龙阁,以及坐拥黄杨河一河盛景、出品优质的白藤街道名湖酒楼……单是秘制重壳蟹、白蕉海鲈、白藤莲藕、斗门鸡仔饼、莲溪豆沙月饼、乾务炒藤鳝、大赤坎叉烧烧排骨、横山赵氏鸭脚包、虎山琵琶鸭、艾饼、糍仔等本土美味,足已让人垂涎三尺。

斗门味的美食,来自咸淡水交融处,味道鲜甜、食材丰富。看见形,闻到香,品得味,是舌尖上的饕餮享受;是对本地饮食文化多元化的持久表达和传承创新。

“五一”期间,包括港澳游客在内的众多游客,“闻香而动”,直奔斗门美食而来。逢年过节,到斗门品尝美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也是构建斗门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山好水好玩又好吃,一样也不能少!

传统村落展现崭新风采

“五一”期间,一出好戏,“龙”重登场乾务镇荔山村大画西游梦工厂。

6.2米瑞兽麒麟、5.5米霹雳青龙、4.5米火神朱雀……一场国潮与现代木偶装置艺术的碰撞呈现在眼前,逗趣搞怪,演绎奇幻瑰丽的“东方山海宇宙”故事。

一半是历史,一半是故事。大画西游梦工厂举办的兵马俑文化艺术展,千人千面,神形兼备。每一尊陶俑,每一道纹理,让游客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雄浑壮阔的秦国气象。

大画西游梦工厂举办兵马俑文化艺术展。

“‘五一’期间除去下雨天,约6000人次到访。”大画西游梦工厂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游客来自本地、市区、周边城市,还有一部分是港澳游客。“这里是国内首个以油画艺术为主题的工业旅游景点,先后被授予‘珠海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斗门镇南门村接霞庄同样赢得了垂青。游客们雨中在长132米、宽4.3米横贯全庄的石板街漫步,参观环绕村庄的护庄河道,购买当地土特产,品味美食,不亦乐乎。接霞庄由南门赵氏十世祖购置霞山之北麓80亩新垦围基初建定居而成,也称接霞里到清光绪中期,已是颇具规模、异常繁荣。

红灯笼、许愿墙、彩纸伞……在斗门镇下洲村的斗门印象小镇,节庆氛围浓厚。糯米鸡、拇指生煎包、牛杂、特色饮品……多家特色商铺鳞次栉比,各式美食飘香。游在下洲、玩在下洲、食在下洲,游客在这里可探百年古镇、赏精彩表演、品特色美食,感受斗门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非遗文化。“空气清新、又有好吃的,我很喜欢这里。”来自澳门的游客利传明开心说道。

斗门镇下洲村斗门印象小镇“五一”迎客。

穿过古色古香的牌坊,沿着村庄主路,漫步在干净整洁的巷道上,莲洲镇莲江村“一家一品”、农夫集市上,一间间独具特色的小店让人目不暇接。笑骑骑绿道、乐途途登山步梯、情侣路……古味浓郁的岭南民居、丰富美味的小吃、特色农产品、热情的村民……满是鲜活生动的乡村烟火气。

“五一”期间,斗门区传统村落焕发新时代风采,以其悠久的历史、旧貌新颜,演绎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展示“百千万工程”的新内涵,得到了本土、外地乃至港澳游客的夸赞,不少传统村落由此成为网红打卡点。

传统村落是记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以及乡愁的有效载体。目前,斗门区的接霞庄、排山村、网山村、荔山村、虎山村等5个村落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古村落,另有一大批村庄入选市区级传统村落名录。

想要写好诗,功夫在诗外。

近年来,斗门区一方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传统村落旧貌换新颜;一方面,针对性推出传统村落非遗保护举措,突出重点,保护利用双管齐下。如,在菉猗堂举办“国际古迹遗址日活动”,开展文物古建筑保护常识培训、菉猗堂历史记忆课堂、《斗门区文物保护单位图文展》等。去年11月,“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大会”在上洲村召开,斗门区非遗项目承担了大会非遗巡游展演的主体演出,分别派出18只醒狮,另有飘色、锣鼓柜、曲艺等项目,立足于传统村落的非遗项目,向粤港澳大湾区展现了斗门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期间,斗门区获授粤港澳非遗乡村旅游基地。

活化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传统村落内涵。斗门区下大力气让传统村落走出去,以其颜值与内涵逐渐在粤港澳大湾区崭露头角,而今年“五一”期间传统村落的“吸客”表现,正是斗门区打造“乡村文化景点”的美好注脚。

民俗文化活动共享湾区魅力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实施“百千万工程”,不能缺少文化振兴的支撑。

为响应2024年广东“文化馆服务宣传月”系列活动,“五一”期间斗门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基层文化氛围。

5月1日,“非遗文化体验”在乾务镇格创@龙蟠坊商业广场举行。国家级非遗项目装泥鱼项目传承人现身现场,带领大家体验“看、放、等、收”的实操过程。在现场100平方米的泥池中,感触非遗农耕的独特意趣。

5月2日,斗门旧街举行武术节目展演、粤曲化妆展示展演、莲洲肖像剪影展示。出拳利落有力,粤曲化妆过一把粤曲瘾,莲洲肖像剪影惟妙惟肖……斗门旧街瞬间热闹起来!

龙年起龙舟,吉庆更有余。

5月3日,在斗门莲洲镇西滘村,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莲洲镇联合举办了一场活动:斗门龙舟起龙民俗仪式。井岸镇新堂小学少年醒狮队的醒狮表演;请龙、起龙、祭龙、点睛、采青……传统仪式唤醒埋藏涌底20多年、坤甸木制成的“冠军龙”;激烈刺激的龙艇(农艇)竞技;疍家人的高端玩法水上拔河、好玩的水上抓鸭子……

沉于涌底20多年的坤甸木“冠军龙”起龙后装上龙头龙尾。

作为2024年斗门龙舟系列活动的“开场大戏”,传统起龙仪式吸引港澳旅客到访。

“我每年都很关注斗门龙舟活动,今年留意到还有起龙仪式,所以特意前来,这些传统文化活动已经搭建起一个农文旅合作新平台,让三地感受‘人文湾区,一水同舟’的文化魅力。”香港游客刘向明表示。

一涌碧水满载的不仅仅是起龙民俗,当天的诸多活动中,“传承”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龙艇(农艇)竞技中,1号龙艇斩获第一名,赢得了特色奖品——一条30斤猪后腿。艇上的3名村民队员年龄加起来120岁,其中“带头”欧志伟29岁、“动力”卢秋强30岁、“掌舵”卢卓成61岁,卢卓成和卢秋强是父子俩,极好地演绎了老中青的传帮带。

曾获龙舟世锦赛冠军的斗门龙舟队几位“核心元老”获邀到场,被授予“斗门龙舟文创纪念牌”,并向珠海市田家炳龙舟队“授桨”,以此传承龙舟文化。

今年58岁的村民冯华新担任本次起龙队队长,他与龙舟打交道逾30年。“儿子跟着我划龙舟8年了,13岁的孙女和7岁的孙子也都喜欢。”在他的带领下,出水的龙舟被装上龙头、龙尾。至此,一条完整的木龙舟呈现在眼前,威风不减!

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龙舟文化精神值得传承、发扬。

毗邻大海、水乡泽国。珠海的龙舟竞渡在历史上负有盛名。黄杨河水,奔涌入海;斗门龙舟,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成为珠海龙舟竞渡的一支代表性力量。

更可以说,斗门龙舟赛是中国竞技龙舟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斗门龙舟队为中国竞技龙舟的发展推波助澜。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没有国家龙舟队的特殊背景下,国家体委选派取得优异成绩的地方龙舟队,代表国家队出征。当时的斗门龙舟队曾多次担当国家大任。

斗门博物馆资料显示:1997年6月,在第二届世界龙舟锦标赛上,中国国家龙舟队(斗门龙舟队)勇夺女子组500米冠军、1000米和250米亚军、混合组500米季军,取得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国争光。

1997年第二届“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斗门女子龙舟队代表国家队参赛。第一站在安徽黄山赛区勇夺女子组500米冠军;第二站在斗门赛区凭借主场之利,夺得1000米冠军;第三站,在东莞赛区夺得女子组800米冠军。最终获得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斗门龙舟赛自1988举办以来,经过36年发展壮大,已成为珠海最负盛名的传统体育赛事之一,极好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文湾区、一水同舟;万众一心、赛龙夺锦”的精神内涵。

壮哉!斗门龙舟文化正在传承、交流与融合的大江大河上,挥洒更加耀眼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