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深耕自贸创新改革 跨境金融跃出一匹行业“黑马”

摘要: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已经走过三个年头,黑马被寄予中国金融业改革前沿阵地、年深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的耕自革跨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务,三年来发展如何,贸创受到外界持续关注。新改行业作为上海本地法人银行,境金近期获得IPO批文的融跃上海银行堪称最佳“样本”。


■文/胡金华



    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已经走过三个年头,出匹被寄予中国金融业改革前沿阵地、黑马人民币国际化桥头堡的年深上海自贸区金融业务,三年来发展如何,耕自革跨受到外界持续关注。贸创作为上海本地法人银行,新改行业近期获得IPO批文的境金上海银行堪称最佳“样本”。三年来,融跃上海银行以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目标,积极投身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深耕跨境金融业务,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做出贡献、为自贸区发展增强活力。

    “上海银行是首批在自贸区内挂牌设立分行并接入自贸分账核算单元的商业银行。”上海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银行自贸区业务的发展,着重研究客户在自贸区制度环境下的业务变化和金融需求,结合上海银行推出的重点产品和特色业务,形成特定领域先发优势,重点为贸易金融、航运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医疗金融和教育金融客户提供行业综合服务。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优势显著

    自贸区是中国金融业改革的前沿阵地,而银行则是前沿阵地上的“排头兵”,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承担起银行该有的责任,则是上海银行在过去三年中一直在跨境金融领域摸索实践的事情。

    据透露,在为境内外有资金融通需求的跨国企业提供人民币双向现金池服务方面,截至2016年9月末,上海银行已经累计为企业搭建26个跨境人民币资金池,涉及制造业、商贸、文化传媒、互联网科技类公司等。自贸区人民币双向现金池1-9月累计跨境资金流动超过102亿元。有近25%的人民币双向现金池是为在区内有机构的外地企业集团搭建,也显示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协助6家投资型跨国公司资金管理总部取得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的业务资格,并完成了外汇资金池的搭建,双向流动金额超过6.2亿美元。

    上海银行的外汇业务自开展以来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15年在全国外汇市场外币存款规模排名为第 15 位,贷款规模排名为第 14 位;2015 年国际结算量破 1000 亿美元大关,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已经跻身市场前列。

    同时,也在这三年间,上海银行积极发挥跨境合作平台、境外经营机构、战略投资者等资源优势,积极从事与自贸区建设相适应的投资、贸易、跨境资金交易等服务与产品创新,将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与境内外渠道资源相结合,打造横跨两岸三地的最佳金融平台。上海银行依托沪港台三地“上海银行”(上海银行、香港上海商业银行、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战略合作基础,利用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上银国际有限公司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的布局架构,融合战略投资者桑坦德银行的全球网络优势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可为境内外客户提供一系列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

    “2015 年上海银行资本项下跨境交易量同比增长76%;资本项目跨境结算量比上一年翻番。我们借助内外部平台,三年间优化与创新了一批符合市场特点、具有竞争力的资本项目产品,如跨境投贷通、跨境存贷通、港股质押贷款、跨境平行贷。”在谈到具体业务时,上海银行内部人士用数字来说明该行在跨境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

    本报了解到,在“互联网+”的时代,上海银行也积极利用移动金融的手段支撑跨境业务的发展,其去年上线手机银行个人结售汇交易业务,加上网上银行个人结售汇、上银汇款业务,“互联网+”渠道成为上海银行个人结售汇业务交易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5年上海银行对私外汇业务增长速度在上海地区参与排名的 60 家同业中排名第一。其中,对私业务方面,我行通过上银汇款的运用,个人结售汇量 2015 年较 2014 年增长四倍多。除此之外,我行还加强与跨境电商的合作,建立跨境电商清算平台。例如与东方支付等逐步建立了一套服务于境内外互联网企业外币支付清算的系统设计方案和业务流程。”上海银行内部人士介绍。

自贸创新系列产品

特色鲜明

    首批获准开办自由贸易账户业务的银行;首批通过黄金交易所国际板完成黄金进口业务的银行;首批试点自贸区“银行担保账户”及海关自贸区“集中汇总征税”业务;境外银团贷款、医疗企业对外投资、创新型投资类跨国公司总部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区内银行飞机经营性融资租赁业务、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者保证金保函业务等多项业务突破,并参与本外币资金池、境外投资交易、FT账户业务等多项自贸区创新业务。这是上海银行在过去三年里为自贸区金融业务交出的成绩单,也是其提升自身的跨境业务实力的明证,在业内人士看来,都可圈可点。

    比如,上海银行获得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会员资格后,完成了国际板首单同业黄金拆借交易和黄金询价交易,并且自金交所国际板开业以来,该行主板会员和国际板会员累计国际板黄金交易154.37吨,交易总金额378.42亿元。

    另一个值得叙说的案例是,上海银行曾帮助一家海外上市的国内手游企业实现85天完成私有化的时间记录。

    登陆纳斯达克的某国内手机游戏公司,成长良好却并未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广泛理解和认可,私有化并回归国内资本市场成为了企业更好的选择。而私有化成功与否,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关键因素。上海银行在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后,迅速设计了包括资金配置方案及出境方案等系列服务方案,并与境内外合作方进行密集磋商,在一周内完成了最终方案的设计。之后,利用不到两周的时间完成审批流程,并提供了超过12亿人民币的外币并购贷款,助其完成了对海外股份的全面收购并退市。仅用了85天。

    记者了解到,就在今年7月,上海银行已结合自贸区下一步改革创新的战略方向,向市场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自贸系列产品,包括“自贸池、自贸投、自贸赢、自贸融”等。

    早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伊始,上海银行就看到,大力发展自贸区业务、深化落实金融改革创新举措,是自身转型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近三年来,该行发挥特色,致力于以自贸区改革创新带动全行转型发展,经营管理水平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英国《银行家》杂志今年7月初公布的2016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按照2015年末一级资本、总资产排名,上海银行分别位居第91、97名,进入全球银行百强行列。目前,上海银行总资产超过1.6万亿元,与已上市银行比较,盈利水平、经营效率、资产质量等均处于较好水平。据透露,接下来上海银行将以更大力度培育特色。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经营布局,创设服务科技创新的投资公司、完善两岸三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发展境外投资银行业务,全面加大资源配置力度,确保自贸区等特色业务贡献度实现更大程度提升。“我们希望形成自身的一些独特能力,深度对标先进上市银行,提升问题驱动能力,更深层次地工作推动,提升员工队伍专业能力。在这些方面,深化自贸区发展创新必将成为激发全行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上海银行内部人士透露,还将继续推动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培育与自贸区发展水平相吻合的管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