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粤住院分娩活产数比增1.4% 出生人口下降趋势有望缓解

  7月11日是上半数比生人势第35个世界人口日。在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住院增出广东省人口基金会举行的分娩专题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完善生育支持、活产保障幼儿托育、口下关注老年健康等话题展开讨论。降趋解座谈会透露,望缓2024年1—6月,上半数比生人势广东住院分娩活产数较去年同期增长1.4%,住院增出出生人口下降趋势有望缓解。分娩

  “一老一小”连接着人口生命周期的活产首尾两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口下健康需求,全省34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降趋解中医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望缓占比达77%,上半数比生人势全省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达到574家。

  34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学科

  座谈会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风华透露,2023年广东全省住院分娩月报活产数110.7万,尽管较上年下降5.6%,但依然位居全国第一,并占据全国12%的出生人口。

  住院分娩活产数是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在医院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当前,由于当下大多新生儿都在医院出生,住院活产数也成为了观察出生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

  刘风华透露,2024年1月至6月,全省活产数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增幅为1.4%。“根据这一趋势,今年广东出生人口的下降趋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刘风华分析,这主要得益于2021年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后,广东正处在积极生育支持阶段,而“龙年生龙子”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公众的生育意愿。

  针对居于生命周期另一端的老年人口,座谈会同样透露,2023年广东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198.1万人,占比9.89%,尽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项绕不开的客观事实。

  面对与日俱增的老年健康需求,广东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副处长刘宇介绍,广东已建立起10个老年医学培训基地,培养老年医学人才。346家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开设了老年医学科,占比达77%。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东莞、中山等地正在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全省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综合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达到574家。下一阶段,将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的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能力建设。

  建立起普惠型生育保险制度

  养育支持与生育公平,被认为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2023年,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显示,经济负担不起、养育孩子太费心、没人带孩子等因素构成了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高质量的托育服务是家庭获取婴幼儿养育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实中,考虑到收费价格、服务专业质量等因素,广东托育市场的供需依然不匹配。以服务质量为例,部分托育机构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在人口专家看来,要解决家长的“心病”,可以进一步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妇幼保健机构在普惠性托育中的作用。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姚晓涛建议,应继续推动医育结合,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托育服务,建设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承担婴幼儿早期发展与保健工作,下一阶段还可以发展为“市(区)级妇幼保健院—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育机构”的三级托育服务与指导网络。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汤捷则呼吁,要充分考虑人口结构、资源布局等因素,在服务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提供差异化、复合化、智能化的托育服务,不断完善托育服务的普惠标准和供给模式。

  为了更好刺激生育意愿,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曹艳华从生育公平入手,她指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农村女性、城镇未就业女性等仍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在广东,辅助生殖也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希望可建立起普惠型生育保险制度,提高保险待遇,改善生育保险支付路径与资金筹措机制,搭建更加公平的生育友好型社会。

  南方日报记者 陈子阳 黄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