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身体乏力没精神?珠海中医提醒:警惕湿气伤身

白露已过,阴雨连绵但珠海暑热未消。身体神珠身有些人一到这个季节,乏力就会觉得身体乏力疲倦没精神,没精皮肤出油长痘、海中头昏脑胀不清醒等。医提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进华提醒大家,惕湿这可能是气伤体内的湿气在作祟。

如何判断湿气重?

徐进华介绍,阴雨连绵中医养生素有“秋来伏不去、身体神珠身祛湿养脾胃”的乏力说法,最近珠海雨水充沛,没精湿热交蒸,海中湿气自然容易找上门。医提在日常生活中,惕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判断自己是否湿气太重。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头晕脑胀,打不起精神,或是浑身不爽,那么说明体内有湿了。洗漱时观察舌面,健康的舌质应是淡红而润泽,舌面有舌苔,薄白清透,干湿适中,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清晨如厕后观察一下大便,如果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长期的湿气过重,不仅会造成身体不适,严重者还会引起很多的疾病。”徐进华表示,湿气重,会让人从头到脚都受伤,例如:头晕、犯困、头重如裹;胸闷、胃胀;影响食欲、口臭、大便不爽;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且痛处固定;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皮肤出现痤疮、皮炎、湿疹、皮癣。

如何给身体祛湿?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徐进华建议,在生活中可以用以下方式给身体祛湿。

首先,要注意避免寒凉之品。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从而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其次,不喝酒。酒为湿热之品,最易引起湿气聚集,导致脾胃的功能失常。同时还要避免久坐。中医认为,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使脾气亏虚,水湿不得运化,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使湿邪驱除。

此餐,饮食宜清淡,应多补充鱼、瘦肉、豆类等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常食用健脾祛湿的药食同源食材,如茯苓、薏苡仁、山药、扁豆、玉米须等,家常制作成易消化的茯苓薏苡仁粥、山药扁豆瘦肉汤等,更适合老年人脾胃特点,通过健脾益气祛湿,调补脾胃功能,改善湿气内生的内环境。若兼有畏寒,四肢冷等寒湿表现,可以添加生姜、陈皮、大枣等温脾散寒湿;兼小便黄赤、口苦、舌苔黄等湿热表现者,可以添加赤小豆、茵陈等食材,祛湿清热。

徐进华提醒,湿邪表现较重的老年人,可以艾灸足三里、丰隆、中脘等穴位,激发脾胃脏腑阳气,既可温中补虚,也能温化水湿。平时还可以在晨起前或睡前进行“揉腹”,以促进胃肠蠕动、脾胃运化功能。